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花争妍(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花争妍(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贡院附近的房租都不便宜,对贫困考生而言,就只有住在条件较差的荒凉的地区,有的还是凶宅。

  除旅馆外,寺院也是重要的安泊地方。寺院多为幽静的读书静心理想之地,吸引着读书人栖身其间。就人数而言,应试型群体占大多数,寺院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考生产生了积极作用,他们在入仕后也会回馈寺院。

  不差钱的冯家在冯过赴省城乡试一事上极为着重,不出意外的话,七郎此科是必中的。中举方可称“老爷”,有了补官的资格,即便是父母官当前亦勿需卑躬屈膝。关于其种种好处,七郎在《儒林外史》中已说了个通透。总之,冯家的社会地位能否提升,并不在攫取了多少财富,而是有多少混迹仕途的族中子弟。在贡院附近花大价钱租赁房子供七郎备考与族人中举孰轻孰重,根本就不用考量。

  至于让徐元杰与刘几这两位寒门士子“蹭住”,则更证明了冯氏并非鼠目寸光之流。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人才投资啊,若此二人日后有所成就,还不得念着今日这份香火情?

  这些人情世故方面的东西,冯过自是再明白不过,倒也谈不上有抵触情绪。徐、刘二人日后怎样真的与他关系不大,同学间不应太过功利不是?简简单单就好,与其它无关。

  譬如那个时空,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完全变了味,各种溜须拍马、炫耀攀比、巴结吹捧,以及冷嘲热讽、上下打量、狗眼看人低,看不惯便少说话伺机开溜暗自发誓再也不参加这种充满浓浓世俗味的别有用心之人索取利益甚至“没事开开学同学,拆散一对是一对”的所谓联络感情实则挂羊头卖狗肉的同学聚会。真有情谊在,私下多聚聚,只谈同学情,不扯名和利。

  院子不大?与吉阳冯氏住宅自是没法相比,但放在寸土寸金的省城,便是租金也必定不菲。

  安顿好,虽是舟车劳顿,初到省城的乡试三人组精神亢奋,洗漱罢步行去二里外的贡院“实地考察”。

  南昌贡院即江西贡院。

  太宗时,本地儒士南昌创建“阳春书院”。真宗祥和三年阳春书院被移建至东湖,称“东湖贡院”。祥和二十四年,东湖贡院毁于火灾。

  仁宗顺平十年,原阳春书院复建贡院。顺平二十年,江西布政使安世鼎将贡院迁至东湖之东北角,建筑的体积和占地面积都非常大。英宗仁正六年,东湖贡院成为分试之所。后来因为东湖水溢,阳春书院被改为贡院。但五年后阳春书院再次失火,贡院复迁至东湖之左,因此阳春书院被称为“老贡院”。

  本次江西乡试乃是放在东湖贡院举行,离孺子街仅一街之隔。

  “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摧。淮口值春偏怅望,数株临水是寒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