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一百廿三章 祖宗玄泽(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廿三章 祖宗玄泽(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朝中大多数大臣与全国军民义愤不已,纷纷反对议和。胡铨反对最为激烈,他上书宋高宗,揭露金国议和的阴谋,要求宋高宗斩秦桧等人的脑袋。

  胡铨这篇名为《戊午上高宗封事》、史称《斩桧书》的奏疏传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进士吴师古把胡铨的这篇奏疏刻印成书,大家争相购买传诵,时人称为“中兴第一,可与日月争光”。

  金国听说后,急忙派人买到这本书送回金国。25年后,金国使者再次来到临安,仍在打听胡铨的情况。

  …………

  新世纪,江西新闻媒体选评江西千年中最杰出的10位历史名人,胡铨被评为“脖子最硬的人”。

  脖子硬不硬另说,此人的笔头一定是够硬的,否则也不会中状元……差点了,倒是够冤的。

  冯过去大姨子家时得晓邻村便是大名鼎鼎的值夏胡村,还特意去走了一遭,瞻仰圣地嘛。

  宋朝时,庐陵胡氏涌现出胡铨、胡衍、胡文可、胡文静等人,使得声名大振,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名人辈出,繁播四方,成为江西一大望族。南宋宰相周必大曾说:“江西多名士,吉(州)为冠。自吉(州)言之,庐陵胡氏为大族是也。群从数百,多通经,工文章,守礼典。”庐陵胡氏在科举上更是相继承递,“秋榜殆无虚榜,它姓莫敢争衡。”

  胡氏家族先是居住在金陵,后来曾经迁居到长沙。据说因胡霸出任吉州刺史,所以胡氏家族又陆续迁到吉州。

  胡霸三兄弟繁衍为三大宗派:胡霸定居在庐陵县芗城镇(即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被称为值夏胡;胡贞定居在太和县(江西泰和县)南城镇,被称为南城胡;胡阳定居在太和县禾溪镇,被称为禾溪胡。

  在庐陵胡氏中,最为有名的是值夏胡这一宗派。之所以如是说,便是因为出了一个光耀史册的人物——胡铨。

  冯过又特意去打听了这个时空胡铨的经历,大抵与其中举前轨迹相同,这往后会怎样……天知道。

  他倒是没有与有荣焉的自觉,或许,“冯改之”已是名彻江西了……吧?

  更何况,他的着重点还真不在乡试。

  首先是洞庭湖之变的确切消息——

  二月,荆南、潭鼎澧岳制置使王躞率诸军出鄂州,会知鼎州程昌寓所部,入洞庭湖围剿杨么乱军,于下游阳武口败绩后,王躞自还鄂州,留统制官王渥、赵兴等四军,转隶程昌寓节制,移驻上让江口。未几,乱军乘胜集八只车船,满载精锐铁甲士卒出酉港进击上游官军。双方交战于金风口,官军溃逃。程昌寓恐乱军攻鼎州,即于德山沅水对岸、社木寨、船场寨,各遣兵五百人戍守。四月初七,程昌寓遣统制官杜湛,会王渥、赵兴共率兵出战。初九,攻克皮真寨,俘乱军陈钦等八十余人,夺船三十只,遂以小胜招安各寨乱军。六月,王躞自鄂州再至鼎州,闻乱军拒绝招安,复遣军进剿。七月,乱军反击攻鼎州。时江水暴涨,社木寨地势低平,水满寨中,冲断新陂桥,守寨官军无船转移被困。乱军首领杨钦率车船水军径入其寨猛攻,杀守将许筌。守寨官兵五六百人疲弊无援,被歼殆尽。八月,王躞败逃,旋即朝廷以其出战无功,屡战屡败,连贬三官,并调动兵力,准备大规模进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