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之龙(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之龙(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其竭忧于国事,为国家民族的复兴尽瘁忧梦,在多次上书中,向朝廷提出了很多好建议,虽也曾得到皇帝的赏识,但终未被任用。

  另,这是个极其自恋的人,曾自赞曰:其服甚野,其貌亦古。倚天而号,提剑而舞。惟禀性之至愚,故与人而多忤。叹朱紫之未服,谩丹青而描取。远观之一似陈亮,近视之一似同甫。未论似与不似,且说当今世,孰是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呵呵,“人中之龙,文中之虎”,还真敢说啊。关键在于,还没有人说其狂妄自大。

  冯过对这狂人陈观感倒是极佳,一是因辛弃疾之故,再者这么纯粹的人总是有其闪光之处。而且,那个时空的历史,“辛陈唱酬”可是文坛佳话,为后世所称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爱好者,冯过自然熟谙此事。

  中国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这是朋友之间的最高境界了。

  辛弃疾隐居上饶时,与住在浙江永康的陈亮约定好在铅山期思渡碰面,当陈亮到达铅山的时候,辛弃疾正在生病。但朋友的到来,使他忘记病痛,主客两人,游览鹅湖寺,晚上在一张床上抵足而眠;在瓢泉一起喝着甘甜的泉水,在一起吟诗诵词,畅谈国事。

  陈亮在铅山一共停留了十天,才与辛弃疾依依惜别,东归浙江。然而辛弃疾却舍不得这样很快分离,于是在陈亮离开瓢泉第二日,辛弃疾又赶紧骑马追去,打算再和陈亮在途中盘桓些时日,或者最好能把陈亮牵挽回来。他追到名叫鹭鹚林的地方,由于积雪太深,道路泥泞,再也不能前进,辛弃疾才无奈放弃追赶,独自就饮于路旁一个叫方村的地方。晚间投宿于泉湖吴姓人家的四望楼,由于思念陈亮,久久不能入睡,半夜听到邻近传来的笛声,想到正在归家途中的陈亮,于是披衣下床,点燃蜡烛,磨墨铺纸,作成《贺新郎》词一首,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由此词开始,辛弃疾和陈亮一连唱和了五首。其中辛弃疾写了两首,陈亮和了三首。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称得上是一桩盛事。尤其是辛弃疾的第二首《贺新郎》词,脍炙人口,表现了词人对陈亮的钦佩,以及与陈亮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操。

  辛陈友谊既深,爱国之志又复相同,如此诗词唱和,诚堪为二人生平至快之事。

  二人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感情至深,惜乎各以事牵,相见日少。

  辛弃疾的名声固然要大过陈亮,但彼此是相互成就的。

  人生得二三知己足矣,辛弃疾是幸运的,陈亮又何尝不是幸运的?

  多了陈亮这位不速之客,席间的气氛反而热闹了许多。

  陈龙川与冯过几人一般,此次亦是赴南京会试的。科举之道于文人绝非鸡肋,而是绝世佳肴,即便狂妄清高如陈同甫,亦不能免俗。或者说,学成文武艺报与帝王家,正是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学而优则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