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一百八十四章 怪奇玮丽(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八十四章 怪奇玮丽(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此人化妆的如此的精致,是搞行为艺术、向魏晋风流致敬么?敷粉剃面,描眉抹红,去除男性特征,以此彰显个性的独一无二?

  说完敷粉,再说簪花。

  簪花,是秦楚时的风俗。注意,是男子在发髻插花。

  大楚的官员都是头戴长长的幞头。而且这些幞头棱角分明,尤以四脚为“标配“。可这幞头并非是楚人发明的,它早已经历了大昌时期的发展。所以到了楚人手上,幞头的造型多种多样,并不拘泥于四脚这一种样式。

  其中一种幞头的花样,便是展脚幞头伸出去的脚可以簪饰金、银、玉,甚至是清晨采摘的鲜花。这些缀着金玉或鲜花的幞头也有如花般“美艳“的名字,诸如“销金花样幞头“、“宫花幞头“、“玉梅雪柳闹鹅幞头“、“花脚幞头“等等。

  那些被装饰在男子头上的鲜花,其实还有“生花“和“像生花“之分。生花就是鲜花。因为鲜花既艳丽多姿又香气宜人,所以它虽然美艳的时间短暂但非常受追捧。牡丹、芍药、菊花、茉莉、乃至杏花、石榴花等都是宋人喜爱的生花。其中甲天下的洛阳牡丹,更是独占簪花的鳌头。

  在簪花时,楚人还会考虑佩戴的时节和场合。在端午节,簪茉莉花;在重阳节,常见的簪花便是茱萸和菊花。而在举办宴饮甚至是一些严肃的国家大典时,楚人也会头戴鲜花,以烘托气氛。

  不过在皇帝也出席的宴会或典礼上,人们的簪花都属御赐,且多是华贵的牡丹。为了赏赐花、簪花这些事,楚人甚至还有专门的一套规章礼制。

  其实“汉子簪花“并不是在秦楚才有风俗。大昌时男子就偶尔会在节庆日簪花庆祝。且人们还逐渐给簪花赋予了功名和荣耀的寓意。至大楚后,因为“崇文抑武“的政治风气和市民文化的发展,楚人的审美较唐代更向“俗“发展一步,簪花的风俗便愈来愈盛行。

  正所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在楚人眼中,头上簪花是一种人人皆可欣赏的美,并不是姑娘家的专属。所以男子簪花,也不过是在追求楚人所认可的美。

  0K,破案了,这位鸭公嗓走的是凸显个性的反流行路线,标新立异,返璞归真。

  纨绔衙内在青楼耍横,这样的事情在上饶便屡见不鲜,要不怎么做这行的背后都站着大人物呢,不怕闹呗。可“白楼”打开门做生意的时日尚短,算是萌新,在金陵城可有背景靠山?

  冯过皱了皱眉,权贵以势欺人,衙内实力拼爹,常人遇上这样的事唯有忍气吞声或破财消灾了。

  那“七仙女”眼瞧着才十四、五岁,何时遇过这样的情形,又羞又急,跺着脚:“别过来,再过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