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终于导致以“诛朱勔”为名的方腊起义,起义军范围涉及江南1十八个州郡,攻占县城六十多个,一时威镇东南,声摇汴都。
皇帝惊恐万状,急忙撤销苏、杭造作局和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另派童贯与谭稹调兵南下平叛。
也就是说,昔日的“东南王”被撸去所有官职,已经是赋闲在家的……地主老财。或是皇帝念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才没有让他做那替罪羊,就这,那朱珠竟还如此嚣张跋扈?果然是人如其名哪。
至于常三,冯过心知肚明,“常”当是朝阳王那个“常”了。不稀奇,常伷此人挺标新立异的,身上全然没有皇家的绝情,反而是个重情念旧之人,对手下人极好,董小宛虽然离开了“云想阁”,却是好聚好散,甚至还是常伷给办的脱籍,给几个得力下属作护花使者合情合理。
说来,常世子还真是个妙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他自也不能免俗,但却又是不俗的。伊尝言,女子如花,可欣赏却不可亵渎,天底下的美女多了去,难不成都得据为己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得用欣赏敬畏的目光去看待所有美好的事物。董小宛是才貌出众不假,若起了私欲纳为禁脔实在不必。人哪,得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是以,无论以前如何,遇上常伷这么位“明主”,董小宛终算是幸运的。
冯过没见过常三,但看对方行事,显然是见过世面的,自有一番气势,根本未将朱珠放在眼里,至于朱勔,还不只是皇帝跟前一走狗罢了。
“如此器张……”常三笑了笑,说:“想来令尊是要官复原职了吧。”
“令尊”二字他咬的极重,毫不掩饰蔑视之意。朱勔父子全靠投机取巧、谄媚奉迎上位,完完全全就是不学无术的混混,即便身居要位亦为世人所不齿,这从“朱珠”这个名字可窥之一二。
仅此一点,所谓的“东南王”与“六贼”之首的蔡京便不可同日而语。
蔡京不消多说,乃是正经科举出身,精通文字笔墨,若非人品不堪,必是一代名臣。
他六个儿子分别叫作蔡攸、蔡鯈、蔡翛、蔡绦、蔡鞗、蔡脩——来来来,不会读这六个字的同学举个手,不丢人,老师也认不全。
讲道理,这六个名字能读出一半的都是少数,就好像专门不让人叫一样。但蔡京还真不是故意让自己儿子的名字让人不认识,这些名字其实都寄托了美好的寓意。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