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一百八十八章 薪火相传(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八十八章 薪火相传(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个时空,绝不会再发生那样的事,冯过如是告诉自己。

  对王棣“另眼相看”的还有陈亮。

  他学无师承,潜心著述和讲学,创永康学派。针对其时颓废不振的风气,他提倡“各务其实”的功利主义,指斥世儒自以为得正心诚意者,实皆麻木不仁,“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讲求治国之实效,而用空言掩饰无能。他认为“治者,实也”,“为士者”要有良好的品行;“居官者”要有处理政事的本领,人人都要各尽其职。

  他说,刘邦、常威的功业与汤、武无异,其心可以上接夏、商、周三代。管仲助齐称霸,是仁者之事,是王道的需要。基于王霸并用的理论,又认为义要体现在利上,义利并行缺一不可。利,是指“生此之利”。禹无功业,不能成六府(形成天地万物的水、火、木、金、土谷)。乾(天)无利,不能具四德(元、亨、利、贞)。言三代无利欲,是孔子的美化。关于“成人之道”问题:心学让人们安坐不动,不问国家存亡,生民之利,独善其身,作道德自我完善的君子儒。陈亮针锋相对,指出要做“志在天下”,“大有为”的英雄豪杰。这样的人才能“推倒一世”,“开拓万古”,大智大勇,才德双行。

  此即继承王安石的事功和革新思想而成为唯物主义,同心学展开尖锐的长期的辩驳斗争。

  王棣乃王安石最疼爱的孙子,当继乃祖衣钵也,仅此,就值得他陈亮结交,无有辈份高低也。

  还别说,耳濡目染之下,王棣倒真的是认同事功学说,一般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

  0K,陈同甫当即将王棣视为同道中人,大有秉烛夜谈之势。

  这可不怪他,实在是这段日子为了会试没有找人辩谈,憋的慌。冯过这几个也是不识趣的,就是不肯配合,即便做个合适的听众也行啊。

  冯过表示敬谢不敏。

  永康学派与永嘉学派并称为事功学派,谈王说霸,倡言改革。专言事功,蔑视理学家的空谈心性命理,认为“义利就在利欲中,故利体现了义,人欲体现了天理。”力图使儒家学说切于实用,“开物成务”。其功利思想,又多少包含对“生民之利”的愿望,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一时从学者甚众。

  但又有何用?

  所谓“事功学说”与“性命之学”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是两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功利主义思想源远流长,虽经陈亮提倡,但在传统文化中始终未能取得主导地位,现下如此,往后仍是如此。

  不居高位,不掌握发声渠道,说再多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YY而言,即便喊破了喉咙……又有何益?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