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二百一十一章 相国名寺(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一十一章 相国名寺(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第二等的ji女,为散乐杂班子弟,多住在平康里中曲,她们乃是善乐色技艺者,自幼便接受音乐才艺的训练,丝竹管弦、艳歌妙舞,咸精其能。显然是“女文艺青年”的级别。当然,光顾他们的客人,学术与艺术的段位也不会太低,至少能够跟她们谈论经史诗词、琴棋书画。

  至于第三等的“卑下凡杂之ji”,则住在循墙一曲。其居处尽管谈不上高雅,但也不致于俗不可耐。

  譬若西湖畔的花魁娘子,便是第一等歌妓,她的私人房间是这样的:平屋三间,甚是高爽。左一间是丫鬟的空房,一般有床榻桌椅之类,却是备官铺的;右一间是花魁娘子卧室,锁着在那里。两旁又有耳房。中间客座上面,挂一幅名人山水,香几上博山古铜炉,烧着龙涎香饼,两旁书桌,摆设些古玩,壁上贴许多诗稿……雅不雅?

  总而言之,此时的ji馆,并不是灯红酒绿的“怡红院”、“丽春院”之流,而是布置得可以用来开文艺、学术沙龙的私家宅子。

  嗯,这些地方,王孙贵胄、文人士子最是钟意,流连忘返也。

  也没什么好抵触的,董小宛、应素白还有那卞玉京不都是青楼花魁么,创去乐ji身份,又何尝不是识文断字、精晓乐律的才女?

  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光顾燕馆歌楼,而是选择了去大名鼎鼎的大相国寺。

  次日,辛弃疾要上衙,嘱咐辛圹领着冯过几人去逛逛汴京城。

  循街西去,步行两刻钟便是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以及大相国寺。

  正是四月桃李芬芳时,汴河两岸行人熙攘,街上商店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繁华景象。

  大相国寺位于东京开封府里城东南,南临汴河,相传其所在地是战国魏公子无忌的故宅。该寺的前身是北齐建国寺,昌睿宗为了纪念自己以相王即位才特地改名。到了本朝,大相国寺被钦定为皇家寺庙,诸帝在上元节来寺游赏成为惯例。而巡幸大相国寺,在这里举行水旱灾异的祈祷仪式,在郊祀等大礼后赴寺恭谢,更是史不绝书。君主的生日庆祝、忌日纪念等活动,辽国使节进香礼拜,御赐宰执大臣的宴席,也多假相国寺举行。

  大相国寺还是东京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每月初一、十五和逢三逢八的日子,大相国寺都开放庙市,供百姓交易。每到集市日,一进大三门,就是飞禽猫犬市场。走过第二道三门,分别是日用百货区与果品脯腊区。大殿前专售文房四宝,大殿两侧廊下都被帽服首饰摊占领。大殿后到资圣阁前,书画珍玩交易最吸引看客,其次就是土产香药区。卜卦算命的各路方士则在后廊下一排坐摊。欧阳修、米芾、苏轼、黄庭坚等名人常常踏足此地,或寻找古籍,或购买笔墨纸砚,或于书画珍玩摊前流连忘返,上演了大定一幕幕趣闻逸事。

  除了一月八天开市日,大相国寺也有许多群众性的游乐活动,其中以一年一度的上元赏灯最为壮观。每年四月初八佛祖生日,大相国寺的浴佛斋会也是热闹非凡的。除此之外,东京士民习惯在冬至那天游览大相国寺,而资圣阁纳凉,相国寺赏雪,也是他们的最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