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魁天下(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魁天下(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皇帝在殿试正常运转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外,殿试设置在集英殿,皇帝临轩亲策,以及各个环节严格的仪制,都显示出了殿试的高级别以及皇帝对殿试的重视。

  皇帝亲自主持或关照殿试典礼,在殿试中恩威并施,以收服臣心。

  一方面,皇帝不断向臣子和进士们彰显天恩和宽和。如赐读卷官宴、进士恩荣宴,都是皇帝体恤臣子的表现。

  另一方面,皇帝不断强调君权的至高无上。如殿试的各个环节仪制典礼均显示出森严的等级性,可见皇帝不断地向臣子及诸进士显示天威,强调君权观念。

  另外,与乡试、会试一样,殿试之后也刊刻题名录,又称金榜题名录、登科录。题名录的主要内容包括策题,一甲三名进士的对策,进士的籍贯、履历等。金榜题名录由内阁进呈后,交礼部刊刻,与会试题名录一并交内阁收藏。新科进士也刊刻自己的殿试策,作为馈送亲友的礼物。

  与举人一样,新科进士还能得到朝廷赏赐的旗匾银和冠服。旗匾银又称牌坊银、坊价银,是供新科进士竖旗、挂匾、建牌坊的费用,使得他们能够光宗耀祖,显荣乡里。新科进士赏旗匾银三十两,从户部领取。后来,一甲三名增加五十两,为八十两。在地方上,政府为了表彰新科进士,也会纷纷为进士建牌坊和挂匾,这也是考中进士后带来的最直接的政治效应。

  这些都是中了进士带来的福利待遇,光宗耀祖是一定的,鸡犬升天也是自然的。

  想想左溪沈氏,上沈和下沈虽然同宗共祖,但因为有沈致和的存在,上沈这一支便更为显贵。

  哦,对了,沈致和现任都察院经历司经历,别看十年时间还只是正六品官员,级别不高,却职能广泛,掌握文档勘合、案卷出入、兵丁考核等等,也就是说是负责公文的来往,有点类似于那个时空的秘书或是办公室主任。

  可想而知的是冯过三元及第的喜报传回,冯家定必会是一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喜庆景象。从此,冯氏家族亦可挂上“书香门第”的招牌了。那一座座牌坊便是一道道无上荣光,其影响力文字不足以描。

  接下来便是授官了。

  大定进士甲等和名次很重要,授官原则上是根据成绩决定的。但定初时期,进士选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没有形成固定的标准。

  严格上来说,举人通过会试已经取得了入仕的资格,之所以要举行殿试,为的就是排定位次,以便于吏部授官。不过除了殿试名次以外,进士的年龄也会影响具体的授职,年龄越大授官难度越大。

  洪武时期进士选官尚显粗糙,也没有一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洪武四年廷试结束后,规定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授员外郎,第二、三名授主事,二甲前十七名授主事,二甲十七名至三甲一百名分授知县、县丞。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