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救荒办法有明显的特点名词解释:一是强调立足于疏导而不单纯依靠政治的强制干预;二是重视救荒的准备工作,强调及时克服救荒弊病,避免灾荒造成饥民流离失所、冻饿而死或“起而为盗”;三是救荒办法全面,所提二十种救荒方法,虽是前人已实行过的旧办法,但能综合系统地加以阐述,并指出各种办法可能发生的流弊及其改进方法,这样的救荒政策无疑是更为较完备的理论。
在此之前,还不曾有人将救荒政策予以系统的原则阐述。《救荒活民书》算是开辟了编著有关救荒的专书先例。
嗯,冯过又做了回文抄公,直接“拿”了那个时空南宋董煟撰写的书。这回倒是真没多少愧疚,毕竟是为了救荒赈灾,操作得当能活民无数哪。
他删删减减,三万余字用了两天“写”完,交与书局加班印了十余本给了有关部门。内阁、诸部堂、翰林院皆收到这份“礼物”。
是的,冯过此举便是给这个时代的一份大礼。
事实上,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有杨廷和、费宏等大佬出面,内阁三位阁老又是知人善任、从善如流的,紧急磋商后急令赵抃用冯过之策便宜行事,而后更是请冯过大量印刷《救荒活民书》分发地方衙门,旨令各级衙门以此书为救灾指南。
冯过这位土豪大手一挥,让“吉阳书局”印了五万册书全部免费赠出。当然,作为力捧之人,族里自不会让冯过出这份钱,另又捐钱万贯赈济灾荒。
冯过这番操作666,狠狠地刷了一波声望,在民间也是名气大增,真正算是朝野俱名了。
这是意想不到的福利,或者说他只是顺手为之,简单的想为灾民做些什么,根本就没想过得到什么回报。
但事实是,赵抃采用了冯过之策,命人贴出公告,宣布政府不抑米价,有多余粮食之人尽管“增价粜之”。各地米商见有利可图,纷纷运米前往越州,一时间越州境内竟然米积成山。经过短期的暴涨后,米价猛然暴跌,甚至比灾前更低。
此举貌似反其道而行之,却收到奇效,很快平抑下了粮价,救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至于《救灾活民书》更是被奉为赈灾宝典,在救灾中作用重大,可谓是活人无数,冯过也有了“大善人”之誉。
冯过并没有去关注后续事宜,终究不是他当家做主,越殂代疱只会令相干人员不满,当务之急还是提升名气声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