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明白,辛弃疾是在为他造势。或者说,老辛一直在致力让他成为“接班人”,好传承其志向抱负。
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大定的心头刺,但历经百多年岁月冲洗,那份痛失国土的屈辱感越来越淡,真正时刻牢记此恨的人屈指可数,辛弃疾乃是其中一个。
不肯同流合污,有报国之心却无用武之地……这大概便是辛弃疾内心真实写照。
可冯过只想猥琐发育而非发浪作死,在低调中发展壮大才是正道啊。
好在老辛的这番点评并未传开,否则冯过还真是要坐腊了。
其实他是有些杞人忧天了,事实上,外界关于此词的解读重点在于“那人”。
毕竟你冯改之是大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明明可以靠颜值大杀四方偏偏要靠才华名动天下,妥妥的“才色无双”嘛,当然得八卦你?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冯过只当不晓,让你们胡思乱想去,我不作任何回答。
元宵夜的女真使者事件也好,冯改之作上元词也罢,都是佳节期间的插曲,纵有波澜,也难以掀起风波。在举国同庆的节日期间,展现歌舞升平、河清海晏才是大方向。
正月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有对御(谓赐群臣宴也)。至晚还内围子,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红锦团答戏狮子衫,金镀天王腰带,数重骨朵。天武官皆顶双卷脚幞头,紫上大搭天鹅结带宽衫。殿前班顶两脚屈曲向后花装幞头,着绯青紫三色撚金线结带望仙花袍,跨弓剑,乘马,一紥鞍辔,缨绋前导。御龙直一脚指天一脚圈曲幞头,着红方胜锦袄子,看带束带,执御从物,如金交椅、唾盂、水罐、果垒、掌扇、缨绋之类。教坊钧容直乐部前引,驾后诸班直马队作乐,驾后围子外左则宰执侍从,右则亲王、宗室、南班官。驾近,则列横门十余人击鞭,驾后有曲柄小红绣伞,亦殿侍执之于马上。驾入灯山,御辇院人员辇前喝“随竿媚来”,御辇团转一遭,倒行观灯山,谓之“鹁鸽旋”,又谓之“踏五花儿”,则辇官有喝赐矣。驾登宣德楼,游人奔赴露台下。
十五日诣上清宫,亦有对御,至晚回内。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
十六日车驾不出,自进早膳讫,登门乐作,卷帘,御座临轩,宣万姓。先到门下者,犹得瞻见天表。诸幕次中,家妓竞奏新声,与山棚露台上下,乐声鼎沸。西朵楼下,开封尹弹压幕次,罗列罪人满前,时复决遣,以警愚民。楼上时传口敕,特令放罪。于是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至三鼓,楼上以小红纱灯球缘索而至半空,都人皆知车驾还内矣。须臾闻楼外击鞭之声,则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一时灭矣。于是贵家车马,自内前鳞切,悉南去游相国寺。寺之大殿,前设乐棚,诸军作乐,两廊有诗牌灯。其灯以木牌为之,雕镂成字,以纱绢幂之于内,密燃其灯,相次排定,亦可爱赏。资圣阁前安顿佛牙,设以水灯,皆系宰执、戚里、贵近占设看位。最要闹:九子母殿及东西塔院,惠林、智海,宝梵,竞陈灯烛,光彩争华,直至达旦。其余宫观寺院,皆放万姓烧香。如开宝、景德大佛寺等处,皆有乐棚,作乐燃灯。惟禁宫观寺院,不设灯烛。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就中莲花王家香铺灯火出群,而又命僧道场打花钹、弄惟鼓,游人无不驻足。诸门皆有官中乐棚。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观棚子。唯焦半以竹架子出青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