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二百九十九章 朝堂内外(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九十九章 朝堂内外(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击罢泥牛物候新,一鞭分与万家春。

  立春,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

  大定市民阶层在尚奢华、重游玩的风气感染下,娱乐游戏热情变得十分高涨。于是,在这个节日名目繁多的朝代里,广大市民便充分发挥各个节日的特点来开展自己的赏心乐事,以至于像立春这样的时序性节日也被人们推动着向更加丰富好玩的方向发展。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不仅象征着春季的到来,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从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这个节日,并发展形成了相应的传统习俗。特别到了大定,立春习俗已变得十分丰富,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是和“打春牛”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了。

  立春到,民间开始祭春游行的活动,是为“游春”。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前,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这次游春之后就是意味着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是日的游春也叫“探春”)。

  春牛更是从地方官署前堂而皇之地走进京城、皇宫,“鞭春”从单纯的农事生产礼俗变成一项全国性的迎春欢庆活动。

  立春前一天,开封府向皇宫进献春牛,待到立春日再由皇帝象征性地在土牛身上打一鞭,这就是所谓的“打春牛”仪式,也叫“鞭春”。除了皇家宫廷举行的仪式外,各地方政府照例也要在府衙前进行鞭春,与此同时,府前左右大街上还有许多商贩在售卖“小春牛”等周边物件。小春牛由泥土塑成,站立在栏座上,栏座四周还有许多百戏人物、春幡雪柳点缀,玲珑精致,栩栩如生,充满了节日氛围。

  仁宗曾颁布《土牛经》,从牛的颜色、笼头、缰绳、犁具到策牛人的衣饰和站立位置等方面加以规定,统一土牛制作标准,这无疑是把“鞭春”习俗推向发展高潮。

  土牛本无色,但大定所造的土牛色彩斑斓,活泼可爱,土牛身体各部位的颜色均依年、月、日、时的干支而定,或青或黑,或赤或白。

  而策牛人的位置,是根据立春的早晚来定的:凡春在岁前,则人在牛后。若春在岁后,则人在牛前。春与岁齐,则人牛并立。阳岁人居在左,阴岁人居在右。寅辰午申戌子为阳岁,卯巳未酉亥丑为阴岁。

  再如策牛人的衣服是以立春日干为衣色,支为勒帛色,纳音为衬服色。

  还有土牛的缰绳必须长七尺二寸,象征着七十二节候。

  如此繁琐的规矩,丰富的色彩,注定了其制成之后必然是广受关注,极具观赏性。所以便出现了有些地方未到立春时节,民众早已聚集在府衙前观看土牛的热闹场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