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三十九章 倚马斜桥(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九章 倚马斜桥(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是真名士真“风流”,自古如是。

  而青楼则是名士们最流连忘返的场所,说句“乐不思蜀”也不为过。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青楼在昌以前其实是非常高大上的地方,一般指刷着青漆的豪华精致的宅子,《晋书·麹允传》:“南开朱门,北望青楼。”南梁诗人刘邈《万山凶采桑人》首句诗云:娼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这里的娼妾只是指家ji,但被世人误会,渐渐地青楼一词被指作ji女待的地方。

  大定王朝的艺ji产业十分发达。为了管理如此庞大的艺ji队伍,国朝特别成立了“教坊司”,它的职责是“本身以作乐为职,妻女以接客为生”,说白了就是负责音乐和歌舞的官ji机构,也是有很多犯事官员的妻女被发配的地方。

  洪武时期,定太祖为了打造一个昌盛的首都,他将“各处官ji饮生事,尽起赴京,入院居住”,对官ji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有官方支持,民间的艺妓行业自然是一派繁荣的景象。

  这就好比那世的烟草,官方要求烟盒上有明确吸烟危害健康的文字,民间也多有禁烟宣传,但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禁烟,税收也是政府财政收入大头……官不禁民不止,烟民数量自然居高不下。

  逛青楼不犯法,想想都……刺激。冯过可非小白,有着中年大叔的灵魂呢,但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青楼是真心没去过,君不见那世的“天上人间”和“dongguan风暴”乎?

  好吧,其实心中还是有些微期许的,嗯,新奇感。

  说来也妙,除了冯过沈致信这对甥舅菜鸟,徐元杰他们几个可非雏儿,便是家教严苛的费懋贤也偷偷摸摸的去耍过几回。

  沈致信终究是面薄,借口家中有事回了左溪,不与甘诚他们几个去浪。毕竟,甥舅相偕逛青楼?沈致信怕冯沈氏拧耳朵,虽然,冯沈氏不见得会责骂,说不定还暗自窃喜呢。沈致信可是了解自己大姐的,转年改之便十五岁了,大姐可是心心念念想着可以升级做祖母的,奈何改之不开窍,似乎对男女之事不感兴趣,这要是知道去逛青楼了,岂不证明改之是正常大好男儿……咳,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信江河将府城和县城隔江而分,河南是上饶县城,府衙则在河北。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虽是仅隔信江,城南县城相较于城北便显得寒酸了许多。上饶县令也是苦逼,郁闷的狠,在太守大人眼皮底下呆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别想着有任何小动作。

  其实,信州知府苏适对僚属并不苛厉,性格平和,令人如沐春风,是个极具文人气息的儒官,这与他的身世不无干系。

  其父苏辙乃前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也就是内阁次辅。

  内阁一般为六员,相对应为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此即“四殿两阁”。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