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这就是逛青楼的基本流程了,总体来说,没有个家财万贯名满天下,那你也至少要名满一府,否则这种事你想都不要想,复杂倒是不复杂,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实力。
甘诚倒是有这经济实力,但综合实力不济,便是想听董小宛唱支曲儿也是不行。这不,死乞白赖的拖着冯过几个一齐,以壮声势呢。
花魁大会仿会试,三年一比,这二年恰好是空窗期。董小宛便是在这时打响了名气,成了无冕之王,九成九会成为明年的花榜魁首。
她的身价已是信州青楼最高,要想听其单独献唱得需纹银三十两,不二价。
三十两银子,这可非小数目。
一两银子挺经用的,具体量化,如果一个人一天在外面吃,一天四分银子也够了,一两银子够吃二十五天。
如果按照米价来算,一石粮食大概在四到六钱银子之间浮动,一石重量大约相当于那世的154斤,按照一石五钱银子算,然后按照一两银子一千文铜钱来算,那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也就是308斤,也就是一两银子值770人民币。
三十两银子就相当于23000人民币……
冯过表示,明星果然能赚钱,土豪果然肯花钱。
至于董小宛出现在鹅湖文会这回事,当然是互取所需、互惠互利,若无文人墨客捧场,又何来头牌花魁之说?
甘土豪领着众人熟门熟路的来到城西,恰是华灯初上时。
寒冬凛冽,信江河两畔却是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信州城西有双塔,曰奎文,曰五桂。
奎文塔原名“见龙塔”,俗称“龙潭塔”,为七层塔楼。塔下是信江和丰溪二水汇流而成的大深潭,称“龙潭”。据载,信江河经常发大水,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为镇住发大水的蛟龙,百姓们修建了见龙塔。后塔坍,仅存二级。秦楚隆兴三年,郡守王赓言率同通判汪正修、上饶知县赖勋在仅存的原塔二层之上重新加建五级,顶层祀奉梓潼帝君神像,易名“奎文塔”。奎文塔高十六丈,径三丈三,八角形砖石结构。第四层的壁上,镶嵌有王赓言等重修奎文塔的青石碑记三块。塔内有石阶,可盘旋而上。塔下建有塔院,塔院建房数楹,其中有纯阳楼、惠济夫人祠、仓颉祠、惜字炉、观水亭等附属建筑。
五桂塔,又名乌龟塔,因塔位于五桂山(俗名乌龟山)而得名。五桂塔高六丈六,五层八角,砖石结构,仅底层中空,开四门,二层以上闭实,无梯阶上通。
据传,秦楚某年科考取士,有五位进京赴考想搭船赶路的书生,在此相遇。天色渐暗,一时不见便船,便在河边的一块巨石上畅谈,不觉已是天亮。虽然五位初次相识,然而意气相投,约定进京赴考之后,无论科场得意与否,都再来此一聚。后来,也是天公作美,五人都皇榜题名,得中进士。再次聚会,友情自然更加深厚。遂合资在此建塔一座,在附近山上一人栽植一棵桂树,暗喻蟾宫折桂,流芳后世。后人便称此塔为“五桂塔”,称此山为“五桂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