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鼎定河山> 第四十一章 云想衣裳(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一章 云想衣裳(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大定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

  定太祖之初,定制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三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定国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

  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与前朝不同的是,大定王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

  太祖常威建国后,乃封其嫡弟常武为“朝阳王”,封邑信州朝阳,世袭罔替。

  朝阳因朝阳殿而得名,原只是上饶县治下的村庄,常武被封亲王后,乃圈方圆百里为邑地。经过百五十年经营,朝阳几成城外城、国中国。

  不过,富贵是富贵了,权势与开国之初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代朝阳王常珦按算乃是当今皇帝的叔辈,年届花甲,养尊处优惯了,十足一个富家翁,早早地便将王府事务交予朝阳王世子常伷打理。

  这常伷颇具传奇色彩,话说他在十八岁之前鲜衣怒马,放荡不羁,极尽豪门纨绔子弟之能事。荒荒诞不经是真的,确也没干过什么天愤人怨、横行霸道的恶事,只是成了有史以来最不堪的朝阳王世子,兴许也会成为最无能的朝阳王。

  不过嘛,这朝阳王历经十来代也只是名份罢了,也就是常氏君王“仁慈”,一直未降爵,世袭罔替?还不都是皇帝说了算。

  妙就妙在,十八岁后的常伷完全变了个人一般。

  他捡起书本,用了一年时间过乡试成为举人,却放弃会试。而后自筹启动资金办酒楼,走精英路线,受众仅为上层消费者,短短半年便让“太白居”打造成为全信州最高端的酒楼,雅座预订得提前半月。之后又进军“娱乐业”,“云想阁”又成行业翘楚。

  总之,改头革面的常伷令人大跌眼镜,无论是情商还是智商都远胜常人。这般判若两人的表现实在令人咂舌,普遍的看法是朝阳王世子十八岁之前一直在藏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所谓纨绔荒诞或许就是他的保护服,豪门贵族太多龌龊事,露头越早死的越早。

  冯过听晓此事,第一感觉便是,莫非此乃我辈中人?亦是穿越客?若不是,此人有大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