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破案了,元凶竟然是陈亮……原来,冯居庸并不认识这几人,盖因交游广阔的陈龙川对冯老五赞不绝口,言称其豪爽仗义,颇具任侠之士之气慨,若是行走江湖,必为一方大侠。这番话正戳中素来不喜交谈的冯居庸的痒处,谁还没有个侠客梦呢?遂引为知己,相见恨晚。
至于陈亮其人如何,先听听他的自赞:“其服甚野,其貌亦古。倚天而号,提剑而舞。惟禀性之至愚,故与人而多忤。叹朱紫之未服,谩丹青而描取。远观之一似陈亮,近视之一似同甫。未论似与不似,且说当今世,孰是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啧啧啧,何其自恋也。
但他的确是难得的文武全才,生性慷慨爽直,从不加掩饰自己的喜恶。
譬如,他最初听闻辛弃疾之名时,前往拜访。将要到辛家门口时,碰到一座小桥,陈亮三次试图策马跃过,但马却三次退却。乃大怒,挥剑斩下马的首级,把马推倒在地,徒步进门。这一幕偏巧让倚窗品茶的辛弃疾见到,他不由暗自称奇,忙叫书童打开房门,将客人迎入厅堂,分宾主落座,闲聊数语后,彼此顿感相识恨晚,于是辛弃疾备下酒宴,与陈亮畅饮美酒,阔论天下大势。二人越聊越投机,不觉间便陶然微醺结成挚友!酒醉中,一个道:“若朝廷见用,你我皆为国家建功良才。”另一个道:“孤隐多年,今日方知唯君与吾相合。”而辛弃疾更是畅谈定燕之间的利害,并大肆抨击皇帝及朝堂重臣,说了好多犯忌的话。饮毕,辛弃疾邀请陈亮住在自己的屋子里。陈亮半辗转反侧,思量道:“辛弃疾平素沈重寡言,醒来后一定会后悔自己的失言,将要杀我灭口。”于是盗走他的骏马逃走。一个多月后,陈亮主动致信辛弃疾,求借十万缗以接济,辛弃疾也如数相借。
他本是汉魏名门颍川陈氏的后代,在身叙中说:“陈氏以财豪于乡,旧矣,首五世而子孙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陈氏在其祖父代,家境富裕,人丁兴旺。“当时聚会,动则数百人”,“其后数年,死生困顿,何所不有”,从此便没落下来。才气超迈,喜谈兵事。
其“生而目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从青少年开始,就显示了聪颖精明、才华横溢和志量非凡。在十八岁时,他就考查了历代古人用兵成败的事迹,写出了《酌古论》二十篇,讨论了十九位历史人物。当时的婺州守臣周葵看了这部书,对他十分赏识,赞誉为“他日国士也”,并请为上客。
不过,饶是他才华横溢,却是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得中。他说:“亮闻古人之于文也,犹其为仕也,仕将以行其道也,文将以载其道也,道不在于我,则虽仕何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