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好点,临收工终于捉了一只野兔。剁吧剁吧对上半锅南瓜,勉强够每个人喝一碗兔肉南瓜汤。
看时候不早,众人纷纷收起镰刀准备回村。
这时,王连顺又拦住交代道:“大家先别走,趁现在咱们安排今晚护秋守夜的人手。排个班,每家都要出一个人。”
“守夜的事儿,赵干事不是早安排好了,一直让知青们做吗?”王满银疑惑的来了句。
赵建海怕村里人监守自盗,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开过会,明确让知青们护秋的,村里人一律不得参与。
“王大哥,你拿我们当牲口呢。昨晚忙了大半夜,没落到一声好,结果被一队长训斥。今晚还想让我们守夜?反正我不去,谁愿意表现谁去。”尚志民直截了当拒绝。
“就是,我也不干,要好好睡一觉。”谢连生跟着摇头。
再看其他知青,同样哈欠连天。
之前他们晚上护秋,好歹后半夜能回来睡觉。昨晚为了一顿饺子,忙乎了一整夜,早上又被喊着上工,就算是铁打的也受不了。
虽然守夜这活儿轻松,有工分拿,但是他们实在不愿意再干了。
得,这下王满银也没再多说啥。
“我先说一下今年咱们二队护秋的规矩,每天晚上四个人,大家互相监督。但凡发现有人往家里偷粮食,一定要向队里报告……谁敢动心思,偷一斤我罚两斤,看这些日怂害怕不害怕。今天晚上,由延强带个头,先选三个人出来。”
“满银,还有树峰和秋生吧……”王延强瞅了一圈,立刻开口道。
听到自己的名字,王满银第一时间想要拒绝。
等看到王延强冲自己使眼色,王满银心里带着疑惑,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等众人在村口分别时,他才拉着对方低声问:“延强叔,选我干啥,你知道我不想守夜的?”
“你小子听我的,这是个好差事,”说着,王延强挤了挤眼睛。
好差事?听到这话,王满银心中立马有了猜测……无非是“拿”。难怪之前王连顺宣布重新组建护秋队时,有社员脸上带着欢喜。
看来这种事情,二队很多人心知肚明的。倒是前身去年没有加入任何生产队,所以对此不太了解。
当然,王满银门清。
知道人家是好意……不过,他真不需要。空间里粮食多的吃不完,自己何必贪恋那三核桃俩枣。
万一被发现了,要惹得一身骚。
有这功夫,不如晚上搂着婆姨睡觉呢。
不过这些话他没办法和王延强说,只能无奈点头答应。
偷生产队的不算偷,现在已经成为有些社员心中的潜规则了。
当然,也有些点背被发现挨批的,甚至有觉得羞愧自杀的。
不过大家心里还是有底线,不偷私人自留地的东西。
毕竟,谁家日子都苦。
后世有位大作家在《我是农民》一文中写到:“农民,几乎没有不偷盗的……或是夹带在身上,或放在箩头里,上面盖上草;或是白天掰下来丢在地上,夜里再回来拿……”
等王满银赶到家时,兰花已经把饭做好。
咸鸡蛋,黑窝窝,炒的是南瓜菜……
王满银干半天活,早饿了。随意洗了把手,就坐到炕桌前。
来这里近一年时间,王满银已经习惯了黑窝窝的味道。里边加上咸鸡蛋,吃起来既营养又美味。
他顺便把自己守夜的事儿告诉婆姨,交代对方晚上锁好门,早点睡,不用等自己了。
吃过饭没多久,王延强就带着其他人过来了。每个肩上背着一小捆柴禾,手里拿着铁锹镰刀。
“延强叔,这天不冷呀,晚上还要烤火?”王满银很不解的问。
“等下你就知道了……”
王延强也没多解释,见人凑齐,立刻开始分配巡逻任务:“两人一组,树峰和秋生守西边田地,我和满银守村南边的。”
到地头,王延强选了个安全的位置,便将带来的柴火点燃。
而后,他又从地里掰了几穗玉米道:“满银,晚上守夜时间长,咱们不能饿着肚子。你招呼着烤熟了,我再去沟里割点艾蒿,晚上摸脚蚊子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