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问道:“还是去年的价格?”
王满银点点头,又道:“除了钱外,再给我弄些票。”
自己现在虽然不缺生活物资,但有时候还是要用到票证的,所以手头备一些没有坏处。
“行,就按王兄弟的意思,要啥票你尽管说,我这就让人准备。不过你知道现在的情况,太多的话我也弄不来。”
单冲对方一次能弄几百斤鱼,李平自然会尽量满足。煤矿属于特供单位,除了肉票外,其他票证并不算什么难事儿。主要肉票到处都缺,即使煤矿也有限额的,否则他们不会在米家镇设点收购了。
对于王兄弟所出售的鱼,李平暗中也有猜测,应该从原东县南边弄来的。据说那里养鱼的村子不少。有些生产队不想低价卖给供销社,就会偷偷派人到黑市出售。
不过对方不提,李平自然不会深究。
他不管这些鱼从哪里弄来的,只要弄回矿上就行。
来米家镇前,王满银早准备好需要出售的鲤鱼,所以不费什么事情。
十几分钟后,他用扁担挑着四个蛇皮袋重返采购点。蛇皮袋装的半满,里边还有活物窜腾着,下边不断滴水。
李平打开一个袋子看了几眼,就开始安排人称重。
这些鲤鱼非常鲜活,应该刚出水不久。看过后,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应该是有生产队在偷偷卖鱼。
四大半蛇皮袋鲤鱼,总共二百零八斤。
接着,王满银又挑来第二趟……两次共四百三十七斤。
李平爽快给了四百块钱,剩余换成票证。
接着,他热情将王满银送到院外。
分别时,李平又问道:“王兄弟,年前还来吗?”
“不卖了,今年生产队的鱼已经捉完,再卖估计等明年腊月。”王满银随便应付一句,扛着扁担动身走人。
走出没多远,他就进入鸽子市内。
现在接近中午,整个市场冷冷清清,只有几个卖大葱和农具的人坚守着。
王满银看了几眼后,失望离开,拐道走进国营饭店。
兜里有钱,他自然不会亏待自己,当即要了碗羊杂汤和几个干炉烧饼。填饱肚子后,又买了几斤油馍馍。
直到骑着自行车踏上归途,王满银才彻底松懈下来。
这一趟收获满满,手头的钱再次突破一千。
啥时候去黄原城的话,可以继续买一些文物古董存起来。
知道兰花担心自己,王满银归心似箭,一路骑得飞快。
紧赶慢赶,在对方下班前,他已经返回家中。
趁着这会儿家里没人,王满银从空间里拿了二十斤白面,十斤大米,外加半罐菜籽油……
等兰花赶到家门口,看到场畔上熟悉的身影,一天悬着的心才安稳。
两场大雪过后,转眼就到了腊月十几。话说由于二队的劳力们都不在村里,撵野兔的气氛比去年冷清许多。不过有大黄出马,收获倒还可以。
接连两次,捉有十多只野兔。这次王连顺没有再在饲养室大院炖兔子肉,而是直接剥了皮后给各家分掉。
等天气重新放晴后,王满银又开始操持着去食品站交任务猪。
有的人家为了能让猪多长几斤肉,喜欢一直喂到腊月底。王满银没这个耐性,打算早点卖了了事,多喂十天半月能长几斤肉,没太大意义。
出发前,和其他人家一样,他也给自家肥猪喂了满满一盆的饲料。
等赶到食品站排队后,他早早给工作人员塞了包烟。其实以他现在在食品站的关系,这一步完全可以省掉。
不过其他人都是这路数,王满银也不想特殊化。
最后称重一百八十三斤,估潲5斤,能卖九十九块六毛八分钱,有整有零。
这算王满银和兰花一年的功绩了。
对于他家这头猪能评为特等,其他卖猪的社员倒没有说啥。
一方面,王满银在石圪节公社也算不大不小的名人了。另一方面,主要这猪卖相真好。身子浑圆,一看就知道出肉多。
不像其他人家喂得是架子猪,只看到屎包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