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第八十一章 孙少安的担忧(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八十一章 孙少安的担忧(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来到宿舍坐下,王满银发现小舅子的床头散落着不少纸,另有一些书籍。

  他随手拿起一本,发现有翻阅的痕迹,不少页面已经毛边。

  看来自己上次的劝说少安听进去了,重新拾起学习热情。

  还有张改好的试卷,最上边写着“优”。

  王满银不由得攒了句:“少安,学的不错呀。”

  “还行,整个培训班上次考试就两个优,我是其中之一,”孙少安有些自豪的介绍道。

  他所在的菌肥培训班有二三十号人,除了自己和少数几人是高小毕业外,剩余都读过初中。

  参加菌肥培训要用到化学知识的……孙少安根本没学过,刚开始有些发憷。

  结果他很快发现,自己听不懂,那些初中毕业的照样蒙圈,甚至表现还不如自己。想想也正常,前些年初高中学生都忙着改天换地,哪有功夫学习。

  而且随着课程深入,孙少安发现老师非常负责任,讲的也挺有意思。课堂上并不单单只讲菌肥培训,还对相关知识做了延伸。

  其他同学听得昏昏欲睡,他知道学习机会难得,自然认认真真,近段时间不断被表扬。

  听小舅子自夸,王满银随意扫了一眼试卷。

  嗯,第一题就很有时代特色:请同学们用哲学观点解释论述乙醇的“同分异构体”。

  这道题如果换自己来做,肯定不会。

  倒是少安的回答很新奇: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乙醇的内因依据是相同的分子式,外因则是温度和压力等不同……就造成了思想教育的“人才同分异构体”。

  这答案,正确的不能再正确了。

  这会儿窑洞里没人,不过外边人来人往,说话不方便。

  王满银想了想道:“少安,窑洞里太闷,咱们出去转转吧。”

  “也好,”孙少安点了点头,随后锁好窑洞门。

  县高中建在半山腰,再往上是一座不小的山峁。随着天气转暖,山坡上已经有点点稀疏绿意覆盖。

  两人一路攀登来到顶上,顿时感觉视野开阔起来。

  周围一览无余,如果有人上来,他们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王满银看了几眼风景,才出声问:“少安,你感觉培训怎么样?”

  “姐夫,这正是我最近发愁的地方……培训班主要讲解920生长剂和5406菌肥的培训接种技术。它们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庄稼增产增收。按照公社的说法,打算让我们学成回去后创办一个菌肥厂。”

  “不过这两种菌肥生产过程对环境要求很高。需要使用酒精灯接种,无杂菌操作、繁殖……咱们公社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到时候我们回去,恐怕没办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会不会惹出麻烦?”少安低声说出自己的担忧。

  他和另外一人学几个月时间,肯定被寄予厚望。如果回公社一番折腾,花费不小代价却没有成果,说不定会被追究责任。

  现在人胆子真大!

  让两个学员办菌肥生产工厂,王满银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不用猜,这又是一个拍拍脑袋就上马的项目。

  不过他认为小舅子的担心纯属多余,想了想开口道:“少安,你才学了一个多月,都能看出来这个项目必然失败。给你们做培训的老师,还有其他人真看不出来吗?”

  “你是说……”

  孙少安哑然。

  “没错,安心学习,该咋办咋办。对你来说,这是个难得的资历。那么多公社都派人参加培训,生产不出合格菌肥产品的,不是一个两个……”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