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丰功长乐铭碑
郑和无疑为我国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为人类征服海洋作出了巨大贡献!郑和成功的因素后世学者专家,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郑和的说法与他们却十分不同,说他常常在大海的如山巨浪中死里逃生,或在与敌国与海盗的战斗中反败为胜,几乎都是在生死关头,天妃显灵。因此,他不敢窃功私据,每次归航都奏报朝廷,或诏封天妃,或修祠盖庙。南京龙江天妃宫及福建长乐天妃宫,都是郑和奏请朝廷后兴建的。他在长乐天妃宫中,立碑铭记七下西洋时的天妃神佑之功,他总结其成功原因是“诚荷朝廷之威福所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因此,郑和所立之碑,是妈祖护国神功的历史丰碑。
麾天将尽灭周贼
宋宁宗嘉定改元戊辰年(1205年),时值久旱,农作不收,地赤民困。草寇周六四作乱犯境,啸聚山林,四出劫掠,扰乱州郡,庐舍寥落,百姓苦不堪言。全邑之人哀求于妈祖庙,妈祖托梦指示:“六四恶贯满盈,为釜中游鱼,当即歼之。“四天之后,周寇入境,喊声动地,鸡飞犬跑,百姓逃匿。忽然望见空中有枪剑旗帜之形,贼寇惊恐不已,争相逃命。官军乘势穷追猛打,终于擒获周寇,余凶尽俘,合境平安。官军奏闻皇上:妈祖率领天将神助歼敌。皇上敕旨加封“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唤妈祖粮军逃劫
明朝至顺元年,朝廷的漕运粮船,又发生了一件妈祖护航脱险的故事。那年春天,漕运官船满载粮食,放洋出海。刚出海时,一路自是春光荡漾,水碧天晴,顺风扬帆。粮官凭栏酣酒,何等畅快!可天气说变就变,突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刚才春风得意,今却生死未卜,战栗哀号,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全体官兵,唯有狂呼“妈祖救我!“其声震天!哀求之际,忽然祥云瑞霭,只见空中朱衣拥盖,灯光熠熠,继而风平浪息,漕船复趋妥稳,众官兵无不朝天而谢!奏闻朝廷,皇帝下旨,赐额“灵慈“。
化螺女阻登鳌山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六年至九年(1430-1433年)。郑和出发之前,先修刘家港之天妃宫,刻石立碑,行前按官例在妈祖庙中祭祀,祈求妈祖庇佑出使平安,顺达顺归。祭祀之后,即行启程,太监杨洪同行。船只三十,涉阿丹、暹罗、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木骨都束、东卜剌哇及竹步八国。船行多日,一路平安。一天,突见大洋之中,有一大山横亘于前。众人见有一岛,自是雀跃,以为可以登岛一游,以解多日颠簸之劳。正欲登岛之际,见有女子提筐采螺,众迫视之。杨洪恐众人放肆,大声喝止。忽然女子不见,大屿已没,方知前所欲登之屿,乃巨鳌浮现,欲诱众人上钩。其女子乃天妃现身,救此数十人之生命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