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草根皇帝> 第268章烤馒头实在太香了(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8章烤馒头实在太香了(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随着程家龙来到明朝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对明朝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然而,此时的程家龙程大公子却非常绝望。

  因为,他发现自己能做的,已经被他老爸程世杰都做完了,比如说炼钢,现在的辽东拥有大大小小的钢厂共计二十一座,每个月可以生产的钢铁多达八千余万斤,当然这个数目放在后世还不多看的,毕竟,八千万斤也就是四十万吨,一年下来,也就四百八十万吨,这个数字仅仅相当于瀚钢集团的三分之一略低。

  钢铁产能的提高,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辽东的生产需求,毕竟现在辽东生产最多的其实是普通钢材,主要应用在桥梁和水泥道路的施工方面。

  反正,程家龙发现很多人已经使用钢铁产品,特别是很多工人不再使用瓷器碗碟,而是使用不锈钢餐具,主要是不锈钢餐具不怕摔,而瓷器的餐具,一旦不小心摔了,或者撞到了,就会碎掉。

  程家龙发现自己无法插手辽东的枪炮局,以及军械局以及这些军工厂,他的年龄是是一个硬伤,他没有办法做事。

  现在却不一样了,有了高杰的投靠,程家龙等于多了一双白手套。

  “高杰!”

  “门下在!”

  “你想不想赚钱?”

  “不想!”

  高杰实话实说道:“门下想领兵!”

  “别说你想,本公子还想领兵呢,可问题是我爹不会同意的,至少要等我到十五六岁,还要两三年的时间!”

  程家龙笑道:“不过呢,咱们现在可以先赚钱,只要有了钱,还把招不到兵吗?”

  现在程家龙程大公子也醒悟了,他已经知道武器的发明,可不是画几张图就可以制作出来的,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装甲车里面的构造,特别是装甲车需要发动机,关键是辽东还没有搞定发动机呢。

  在这种情况下,想依靠人工手搓一台装甲车,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高杰想了想,也认为程家龙说得非常有道理,程家龙虽然是程世杰的大儿子,也是目前唯一的儿子,可问题是,在权力面前,父子亲情就会显得非常单薄。

  “愿听大公子吩咐!”

  程家龙望着高杰道:“你现在先去招人,招募各种工种,铁匠、泥瓦匠、木匠,总之人数至少要控制在六百至八百人之间!”

  “这些人手不用招募,门下现在就有一千七百多名部曲!”

  高杰倒是没有隐瞒,向程家龙禀告他从归德府逃出来的时候,不仅带着邢氏,更是带了一千七百多人。

  “那铁匠有吗?”

  “有啊,我外甥李本深就是铁匠!”

  “那他会不会炼钢?”

  “会啊,不会炼钢的能算铁匠吗?炒钢、灌钢、坩埚炼钢我外甥都会,但最拿手的还是百炼钢,一块铁反反复复的煅打锤炼,直到将它变成一块精钢为止。只是这样的钢材很难得,一块百炼钢得花上整整一年时间才能炼出来呢。怎么,大公子,你想要炼钢?”

  高杰也知道辽东的钢铁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便宜。

  程家龙其实并不是炼钢,他只是想铸造一个金州的地标塑像,比如让工匠铸造一樽程世杰全副武装的高大铁像,这样以来,辽东管委会敢不付钱吗?

  有权力不用,过期作废。

  程家龙先准备在金州弄一个十几米的铁像,然后又赚取第一桶金,再准备修建桥梁和道路,这个招牌运作好,那,钱就可以像流水一样进来。

  在后世程世杰的手可插入不了这样的工程当中,程家龙自然也没有这样的权力,可问题是,现在他却有这个权力,谁不卖他程家龙的面子?

  程家龙道:“把工人准备好,图纸我找人设计!”

  就在程家龙程大公子一门心思准备搞钱的时候,程世杰率领将近两万宁海军精锐,一路从旅顺南下,直接抵达吴淞口,这一路共计两千余路,以这个时代的行军速度,步行的话至少要走两个多月,哪怕是以宁海军骡马化的行军速度也需要半个多月,别说流寇,乌龟都跑光了。

  崇尚效率的程世杰直接从水路进发,速度相当快,仅仅四天时间就抵达了吴淞口。宁海军在吴淞口补充粮草和给养,程世杰问道:“现在张献忠部在哪里?”

  “回禀大将军,他们在麻城!”

  “麻城?”

  程世杰微微皱起眉头:“这个张献忠猜测到了本帅要从水路过来?”

  一个月前,程世杰接到的消息是张献忠正在攻打池州府。

  这个池州府大体相当于后世的安徽省的池州市及铜陵市(不含枞阳县),在明朝池州府属于南直隶,如果张献忠在池州,那就方便多了,虽然池州距离吴淞口大约九百多里,以沙船帮水手的长江航行经验,最多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从吴淞口抵达池州。

  可问题是,麻城在江北,属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古代还有一个说法,叫三不管地带。

  如果是麻城,宁海军的水师部队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吴胜,你这边可以抽调多少马车?”

  “这个……末将这边最多可以抽调三百辆!”

  吴胜苦笑道:“大帅,你有所不知,这边官道极差,就算有了三百辆马车,部队的行军速度也提不上来!”

  “这是本帅想差了!”

  程世杰道:“军情不等人,本帅与赵都司率领骑兵在前面,步兵和炮兵跟在后面!”

  “可是,大帅,咱们宁海军六千骑兵,恐怕不足以对付张献忠十数万流寇吧!”

  “实话说,本帅这一仗根本就没有想过打,能不能战争的手段解决张献忠,那就不用战争的手段解决!”

  程世杰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哪怕张献忠挖了凤阳皇陵,程世杰对其依旧没有太过愤怒,尽管张献忠这个人人品极差,可问题是,明史和清史都是清朝人写的,越是被他们诬蔑得最狠的人,越有可能是相反的。

  最简单的例子,张献忠死于1646年,那之后16年中四川抗清难道都是靠鬼魂。

  最重要的是,如果张献忠真搞大屠杀了,不仅尽失民心,而且自己根据地的人都被杀光了,无异于自杀……后来的李定国是靠什么坚持那么久,还打出两厥名王的战绩的?根本说不通嘛!!!

  一个栽赃的著名例子:满清的“七杀碑”传说。满清说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个碑,碑上写有:“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龘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但后来,在广汉的一个公共墓地里,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上却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制造“弥望千里,绝无人烟”惨剧的决不是张献忠,而是当时的满清军队。

  在程世杰看来诬蔑张献忠其实是最正常的,难道歌颂张献忠?颂扬他是反压迫、反剥削、反封建、反帝制的斗士?

  根据程世杰目前接触的情报,张献忠这个八大王,反而是流寇里面最有章法的一支,他的部队比李自成的部队更有战斗力。

  当然,张献忠也不是什么好玩意,他最喜欢干的就是把地主和士绅抓起来,凌辱至死,只要落在张献忠手里的士绅,基本上没有好下场,死亡是最好的下场,要不然挂旗子,就是用一根木棍从粪门插入,利用其体重缓缓下坠,最终疼痛而死。

  要么就是站在被烧热的瓦片上,活活烫死,也有的士绅被扔在粪池里,只露出一颗脑袋,只要敢抬头,就是一顿暴揍。

  程世杰率领宁海军一路来到南京,从南京补充给养之后,宁海军开始分兵,程世杰率领六千骑兵,携带半个月干粮,一路轻装简从,直扑麻城,当然宁海军的行军速度,依旧是非常高效的,从南京到麻城还有九百多里陆路,程世杰所部仅仅用了三天时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