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滕策排第一,史密斯是不服气的,暗暗对比了一下,他认为,单纯讲ipple术式,滕策略占上风,但总体能力,却不这样认为,至少,他不比滕策差。
他还发现滕策的弱项。
滕策的弱项就是史密斯亲自到手术室观战的理由。
他预期,滕策会有两次险关,他不认为滕策过得了。谁知道,滕策埋伏了一个人,秦堪。
秦堪轻松解决了问题。
到这之前,史密斯还很乐观,滕策在前面黏连松解和血管重构的时候,有过短暂的挫折,最后是秦堪解的围,这是一个污点,今天这台手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完美的。
并且,行家一定会看得出,你两次挫折,都是秦堪出面解决的,这就说明了,你还存在弱点,在手术前找好了解决问题的好手,埋伏在二助的位置上。
但是,现在,史密斯沮丧起来了,他中途换一个人,把秦堪换上来,把手术推向了巅峰,这样,整台手术好像是戏剧一样,在接近尾声的时候,来一个空前的高潮!
然后,这台手术就完美落幕。
还有什么指责的呢?
滕策是主刀,手术完美结束,那么,成绩当然是他的啦。
滕策第一名就成了永久的定格了。
至于秦堪的水平,行家只能有一个推测,他有可能更厉害,但他并没有主刀,所以,推测永远是虚拟的,并不是事实。
哎!
史密斯彻底的失望了。
本以为可以看一场悲剧,快乐一下自己的心情,谁知,自己悲伤得想哭。
和滕策竞争了几十年,渐渐,滕策进入外科医生最佳年龄阶段,而自己开始日落黄昏,今后再也不会有机会了。
史密斯和滕策有15年的差距,46岁的滕策未来20年是黄金时期,而史密斯,最多还有4、5年,然后,就进入了外科医生的暮年。
著名外科医生的外科生命年龄是65岁之前,而普通外科医生是55岁之前,之后,手术质量快速下降,关键的步骤不得不请年轻人上。
体力,精力,视力,听力,还有决断能力,都在下降,加上手指的灵活度和力量,一台好手术所需要的条件,都渐渐失去。
已经没必要,也不可能和滕策争第一了。
史密斯没有离开手术室,不是因为礼貌,而是,他被这台手术吸引了。
这台手术,目前,这样精彩的手术,一生中几乎不可能看到。
他认真欣赏。
滕策依然没有分心,他心无旁骛做手术。
而此时,远在法国的刘易斯,宣布停诊,他要把这台手术看完。
刘易斯表明上并没有和两个师弟竞争第一的迹象,但是,并不是说他已经早早认输,而是,他在暗暗努力。
他拥有一门独门绝技,黏连松解术。
这是他最得意的绝技。
外科,特别是肿瘤病人,黏连的松解是一门必须具备的技术,技术的高低决定了手术的成功率。
他在病人5年存活率上较劲,一定要超过滕策和史密斯。
但是,今天,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有一个人,黏连松解术可能超过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