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女帝生涯> 立储风云 第十七章 送行事件(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立储风云 第十七章 送行事件(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廖太傅激动的结束了讲解。《诗经》里每一篇诗作讲解的同时,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次享受。

  下面的四位伴读,有的害羞,有的专注。无一例外听的都很认真。连最调皮的孙承和都不自觉的面带微笑。

  只有一个人例外。

  叶明净面色冷凝,眼中闪过一丝嘲讽的讥笑。

  廖其珍吃惊的瞪大了眼,再仔细一看,已经没有了。只余一片清明。

  难道真是他花了眼?

  “公主殿下。”他问叶明净,“对这首《关雎》可有见解?”

  叶明净想了想,问:“荇菜好吃吗?”

  四位伴读同时傻眼。

  廖其珍开始觉得承庆帝有些不靠谱。六岁的小女孩能懂什么《诗经》?

  然后就讲到《卷耳》。

  里面有两句“我姑酌彼金罍,唯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齐靖和薛凝之想到了听闻六皇子死讯时他俩的心情,就心有戚戚。

  叶明净一脸无所谓:“骑马喝酒很危险的。”

  廖其珍气的脸都要变形了。用力合上书:“今天就到这里!”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教室。

  四位伴读互相看看,第一次觉得太傅可怜。

  孙承和回头对着江涵小声嘀咕:“廖太傅讲的还不错,我觉得比《论语》有意思。”

  叶明净当做没听见。微笑着翻开书,平静的挽起袖子磨墨。

  唯以不永怀,唯以不永伤。

  哪有那么容易。除非就这么醉死掉,不然酒醒后,会更加痛彻心扉。

  她和白鸿喝光了那房子里所有的酒。该来的依然要来,该走的还是会走。什么改变都没有。

  她才不要借酒消愁,永远也不要!

  廖太傅再次找到承庆帝,汇报《诗经》感化任务失败。

  承庆帝便在晚饭后的谈心时间里问叶明净:“上书房的课目中,净儿最喜欢哪一科?”

  叶明净道:“女儿最喜欢林学士讲的《史记》。”

  承庆帝沉吟片刻:“林珂讲到哪里了?”

  叶明净道:“讲到尧禅让了帝位给舜。父皇,尧真的是心甘情愿禅让的吗?如果禅让才是顺应天意,那么,为什么禹没有禅让,而是将帝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呢?这样一来,尧和舜的后代,不是世世代代都是禹后代的臣子了么?而禹的后代也没有遭到上天的惩罚呀?”

  承庆帝很欣慰,摸摸她的脑袋:“净儿会自己想问题了,这很好。这个问题,你问过林珂吗?”

  叶明净摇头:“净儿没有问任何人。他们又不是皇帝,怎么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承庆帝非常高兴,感叹道:“净儿真的长大了。没错,有些问题,不是书本上讲的就是正确的。父皇就和你说一说禅让到底是什么。你要记住,父皇和你说的话,你只能记在心底,不能说出去。”他声音忽然变得严厉起来,“说出去就会大祸临头,记住了没有!”

  叶明净神色严肃,用力的点头:“我绝不说出去。”

  承庆帝看了她一会儿,确认了她很认真后。缓缓的开讲:“帝王之术,在于制衡之道。平衡一旦被打破,皇权就不再稳固。禅让,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事,成王败寇,胜利者可以任意书写历史……”

  从那天起,承庆帝会隔三差五的和叶明净讲一些帝王之术。

  天气渐渐转暖,水边的柳树已经层层叠叠的垂下了绿叶。

  孙承和好似受了明媚****的影响,最近几天上课总是心不在焉。

  他在前面扭来扭去,后面的江涵实在是受不了了,踢了他一脚:“你能不能别扭了,晃得我眼都花了。”

  孙承和愁眉苦脸的转过身,双手搭在江涵的书桌上:“江涵,诏大哥要走了。定好了三月二十八出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