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起灵”三个字的旁边,还有“张瑞桐”三个小字,墓志说此人生于1702年,死于1890年,活了一百八十多岁,在泗州之乱后,被选为张起灵,因没有获得族长传承,所以在任期间,造成了某个系统的混乱,但同时,他在发丘和抵御外敌方面也有很多成绩。
我认真看他生平,想多挖点什么,但墓志行文本就简单,这人的更是十分隐晦,实在看不出更多的信息,只知道1800年后,张瑞桐开始提倡与外族通婚,结果遭到本家的强烈反对,大约1890年左右,他在一次倒斗的时候“失魂症”发作,因此去世。
张瑞桐一共有6个子女,2个有了后代,让人吃惊的是,其中一个儿子的后代,竟然是张启山,但他们的字都是独一份,与兄弟姐妹不同,单拎出来,让人联想不到张瑞桐身上来。
瞎子说,佛爷这一支早被逐出了张家,也许他们因此改名,但既然被逐,怎么又出现在墓志上?这是不是说,驱逐张启山父子,不是张瑞桐的意思,他在寿终的时候,动用了最后一点的特权,将这一支儿孙的名字刻在了墓志上。
现在我至少可以知道,佛爷在张瑞桐死去前,1890年前后已经出生。至于“张起灵”,好像是张家族长的特定称谓,在成为起灵之前,人是有名字的,比如张瑞桐,他是第34代,他之后的张起灵是谁?我母亲曾提到张姓年轻人,跟张家有什么关系?
眼前这个张起灵,是1965年后征集而来的,他是真是假?
我还有很多问题想不通,例如,“张起灵”对张家来说是怎么样的存在,族长传承和信物又是什么?没有信物会怎么样?这个张瑞桐一百八十年的寿命,算正常吗?
但我不打算在原地想下去了,此事和佛爷有关,那些当兵的随时会找来,我得赶紧离开,挑回了门闩,离开了房间。
我拐了几个弯,就遇上了齐羽,他在偏北方向的一个房间中,这也一个超大房间,他招呼我进去,我看了这间主人的墓志铭,张临昌,第33代张起灵,康熙年间死于泗州,这位张起灵的生平,全属泛泛,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我们退出房间,正在这时,听到山洞深处,传来一声轰鸣巨响,然后是瓦罐碎裂的声音,文锦高声喊道:“快走,撤离!”
大家赶忙丢下重型装备,往楼梯口跑去,一路上看到好几个瓦罐,掉在地上,还好不是全部,而且这些刚刚裂开,粉尘还未来得及扩散,有惊无险的撤回了地宫,文锦清点了人数,发现那个“两叁肆”和一个当兵的不在这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