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
听到徐来的回答,除了唐川,在场其他人都是一脸的困惑。
“徐哥,白灵菇不是都在大棚里种植的吗?怎么会有时令这一说?”
白冰洋皱着眉头问道。
作为白记的主厨之一,他自问对于白灵菇是相当地熟悉了。
要说自然界的蘑菇有时令,这他知道。
可要说这大棚里的白灵菇还有时令这一说,他闻所未闻。
“徐兄,烦请为在下解惑。”
吴飞皱着眉头,同样也无法理解徐来口中的时令这一说。
但他注意到了唐川的表情。
笑而不语,眸光中很明显可以看到有欣慰和赞许的神色。
这说明,徐来的答案是对的。
“其实很简单,因为白灵菇属于中低温性菇类,八月份,不是它的主场!”
徐来笑道。
蘑菇,作为一种常见的菌类食材,不仅品种繁多,营养丰富,口味独特。
更重要的是,它的季节性很强。
在南方,一到夏季,尤其是暴雨过后,野生菌的产量将会迎来高峰。
漫山遍野都是各种各样的蘑菇,根本就捡不过来。
每年这个季节,南方地区医院的医生们,就很头疼,因为随时要准备担架和车出去救人。
菌类的鲜,对于老饕来说,根本就把持不住。
但因为菌类的品种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专业的人都未必能分辨清楚。
普通人稍不注意就会吃到有毒的蘑菇,看小人跳舞。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那首歌,就是说的这一类人。
而在这个季节里长出来的菌,都属于高温性菇类,喜欢湿热。
比如最为著名的青头菌,便是其中之一。
但像白灵菇这样的中低温性菇类。
通常来说,都是秋季接种、冬季出菇。
诚然,现在的大棚技术可以实现很好地控温,一年四季都能进行种植。
但人工技术终究还是比不过大自然的力量。
这也就是许多反季节蔬菜没有时令蔬菜好吃的原因之一。
“呃……啥叫中低温性菇类?”
白冰洋挠了挠头,一脸的尴尬色。
这什么低温高温的,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识储备。
这不是生物学的范畴吗?
厨子做菜,需要了解的这么透彻吗?
“自己上网查去!”
徐来斜了他一眼。
连这都不知道,难怪白记前几年会输给宋记的。
一个合格的厨子,光会做菜肯定是不行的。
食材的挑选,辨认,处理,都是关键性的因素。
只有了解的食材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食材的味道。
“我明白了,是我疏忽了,多谢徐兄解惑……”
吴飞咬了咬牙,虽然心有不甘,但徐来所说的这个情况,的确是他没想到的。
“徐大厨,深不可测啊。”
“一般的厨师,可不会细致到这个地步。”
“有意思,真是期待接下来的solo赛啊,不知道徐大厨会选什么主题。”
“要是选刀工,那就完美了,到现在为止都还没见识过徐大厨的刀工。”
“时令其实已经回答对了,可徐来为什么还补充了一句跟地域有关?”
嘉宾们透过屏幕,听到了徐来的描述。
时令一说,他们同意。
可徐来后面补充的一句,让他们不少人产生了费解。
“徐兄,可否解释一下地域?”
宋书也是如此,他拱手朝徐来问道。
此刻,他态度谦卑,语气诚恳,似乎已经对徐来没有了敌意。
此话一出,不仅是白冰洋和吴飞,就连唐川也都看了过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