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臣> 第三四六章 入川(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四六章 入川(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列位,刘璋引火烧身,我等是否要出兵入川?”今岁曹操的屯田诸城皆获丰收,说话腰直气硬。

  “明公,益州路遥,朝廷通途皆被张安封死,要想入川只能借道于刘表,刘表此人摇摆不定,一旦他切断粮路,入川劲旅也变孤寡,故而此时不宜入川。”荀攸开口先谏,荀公达现为豫汉尚书令,与其叔父齐名于世。

  “刘表性懦,谅他也不敢违背朝廷,只是长安的平东、安西二营在帝都之侧,我等不可不防。”程昱也不赞成入川。

  许都的位置十分鸡肋,需直面雍帝的压力,但曹操又不敢将帝都迁入兖州,因为那样正中袁绍下怀,会给袁绍更强的攻击欲望,关东同盟一旦破裂,张安也会长驱直入兖、豫二州,故而曹操只能选择重兵与张安对垒,双方相互掣肘。

  “两位所言有理,但孤再不动,朝廷危矣啊!”曹操的想法很简单,肉只有一盘,自己不吃,只会喂饱别人,到时候人家吃的膘肥体壮来打自己,自己打得过吗?

  “彭城国、九江郡的土地唾手可得,明公为何视而不见,打开淮南局面,扬州孙策、刘基岂是明公的对手。”毛玠又将目光放在了徐州袁耀身上。

  曹操连连点头:“孝先言之有理,广陵太守陈登与孤是同席之交,且他早有归顺朝廷之意,有他为内应,淮南并不难取。”

  “取徐州,的确优于入川。”郭嘉二指敲打木案,思绪急速运转:“给袁耀加个旧罪不难,打淮南军也不难,但其中有诸多变化,明公需尽早提防。

  其一,明公一动,袁绍必动,明公想独占徐州,那必定要和袁绍撕破脸面。

  其二,袁耀可投袁绍,亦可降孙策。”

  “那就双境动兵,在袁绍察觉之前收复九江、彭城,把东海让给袁绍,至于广陵和下邳,我等也学一回张仲定,谁快就归谁!”

  曹操敲定了计策,自己先退一步让出东海郡给袁绍,尽量不与袁绍接兵,至于孙策和刘基根本不在曹操顾虑范围之内,只要他们敢动,曹操就敢打。

  “如此也可,朝廷收复九江,便可操练水师,以图荆、扬。”陈群随即附和了一句。

  “然也,那明日动兵。”自从郭嘉给曹操献了十胜十败论后,曹操对袁绍也消减了畏惧之心,袁绍虽然地广兵多,但问题更多。平北营的张合、黑山军的张燕、辽东的公孙度、幽北的鲜卑乌丸以及曹操自己,袁绍每日过得也不轻松。

  “是,明公。”

  众人即退,堂中只剩曹操与郭嘉二人。曹操先邀郭嘉饮酒,二者谈论些私情,直至夜半,曹操驱退左右,向郭嘉问策。

  “奉孝,依你之见,袁耀更愿意降谁?”曹操眉头紧皱作问。

  郭嘉朗笑摆手:“明公勿忧,袁耀定会降孙策。”

  “何以见得?”曹操神情稍缓。

  “二袁相争日久矣,袁绍气狭多猜,难容袁耀。而孙策气度恢宏,又与袁耀有旧,自可收留。

  且战事一起,明公与袁绍兵马相继入徐州,袁耀岂能不恨?”郭嘉认为袁耀还是会挣扎一番,找个同盟共抗强敌,无可奈何之下变作依附。

  “孙策也是个威胁啊。”曹操思虑转换的也快,开始担忧孙策成长为强敌。

  “哈哈哈,此事主公就更不必担心了,孙策借了千余人马入江东,一路杀伐,所惹的都是豪强门户,这种豪杰门下不乏效力死士,然而孙策却不知此况,自是毫无戒备,任凭孙策有千军万马,总不能时时带在身边吧,一旦刺客伏杀之,也就是一刀一箭罢了,依嘉之见,这位小霸王必死于草莽匹夫之手。”

  孙策用了三五年奠定了江东之基,强硬手腕下自是埋骨无数,再厉害的英雄豪杰也难逃暗箭刺杀啊。

  “期许此人早些出现,少了孙策,孤也可安心应对袁张二人。”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