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臣> 第三五二章 二袁合一,术爸去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五二章 二袁合一,术爸去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四个时辰后,天色全暗,北城楼被汉胡联军攻陷,公孙康自知抵抗无力,与公孙恭带着万余残兵从南门逃离,其余辽东兵皆投于关枣,虎贲营正式在辽东打开局面……

  话转徐州。

  时曹仁攻占彭城后,又驱兵夺取了莒、甾丘、博阳、武原四城,与袁耀重兵对垒于下邳。

  与此同时,文丑也从东海郯县发兵下邳国,与纪灵、杨奉在良成、司吾二城间拉开阵仗。

  一时间下邳北境掣肘了二十万兵马,是近十年来徐州发生的最大战事。

  正当袁耀焦头烂额之际,广陵太守陈登给他来了一记窝心重拳。

  广陵郡,射阳城府。

  陈登独居高台,下列文武二十余众。

  “诸位,曹公领朝廷大军来克复徐州,本使君欲举兵呼应曹公,不知诸位意下如何?”陈登的这个广陵太守就是豫帝所封,且他与曹操的情谊可以追溯到吕布时期,曹操此番前来,正合他的心意。

  “袁耀与司空、大将军对垒在下邳国北,淮阴、睢陵、盱眙、淮陵、徐县诸城空虚,若我军可尽占此间城池,便能与沛国打开通途。”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氏,本家姓刘,后过继为母族姓陈,早年避祸于江东,孙策曾请他出仕,被其婉言拒绝,后陈矫回归故乡,由陈登拔建为功曹,为人善礼懂法,性格正直,遇事处变不惊。

  “季弼之言甚合我心,我军虽只有万余人,但亦可取诸城,以资国事。”陈登开口鼓励众人,袁耀为了应对此次战事,就连周边县卒都派上了战场,下邳南部防务形同虚设。

  “愿随使君左右。”

  七月初,陈登兵分两路,各派五千人马占领诸城,由于陈家是徐州士族的领袖,各家大户纷纷响应,加之徐州百姓多年疾苦,自生厌战情绪,许多城令未加抵抗,便降了陈登。

  七月中,徐登攻下淮陵城,向九江下蔡的曹洪求援,让他来协防广陵、下邳诸地。

  曹洪闻信派于禁、曹休二将领两万人马入驻淮陵、淮阴二城。

  袁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广陵与下邳南部诸城落入曹操之手。

  下邳城,府堂。

  “啪!”

  袁耀将手中的竹简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咬牙切齿道:“陈登你这无耻小人!”

  袁耀忍痛割让九江郡,把孙刘两家拉入战局,自己竭力防守北面攻势,眼看曹、袁已疲,谁知后院起火,辛苦半载只剩下下邳北寥寥几城,此间怨念泼天之重。

  “阎公,我们还能守住下邳城吗?”袁耀平复了片刻,双目阴沉的问道。

  阎象摇头不言,袁耀虽有兵,但无地少粮,坚守唯有死路一条。

  “那好!阎公就写信给袁绍,让他来下邳,本将跪地相迎。”袁耀要把这八万甲士以及下邳北部拱手送给袁绍,他不得活,曹操也别想好过。

  “是,明公。”

  阎象俯身间抬头看向袁耀,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了袁术,继而心生愧疚,潸然落泪。

  袁耀看见老者落泪,软坐在木榻上,酝酿了半天情绪,开口宽慰阎象:“阎公,是袁家对不起你,若父亲能够听从你的谏言,这天下岂会落入曹操、袁绍之手。”

  “是老臣无能,保不住主上基业啊!”阎象与袁术从南阳起家,他看着袁术一步步登上大汉第一诸侯,今日又要亲手写信断送这最后的城池,此情难堪。

  “哈哈哈!罢了罢了,这天下就让他们去争吧,本将在邺城寻一安乐所,再也不问这雄图霸业。”袁耀惨淡一笑,继道:“阎公,学生荐你去袁绍处如何?以公之才华定有大作为。”

  “老夫本是行将就木,也就不必去打扰大将军了,老夫自回汝南,结一草庐,教导二三弟子,也就了此残生了。”阎象用了半生辅佐袁术,最后能全身而退,已算万幸。

  “也好,阎公一路保重,日后若缺银钱,来信一封,千金不在话下。”袁耀起身一拜道。

  “多谢明公。”

  阎象以袖拭泪,腰背佝偻的走向殿门,二者辞别,也宣告着又一方大汉势力归入云烟。

  七月末,文丑、韩猛、高览、牵招四将领军入下邳,袁耀抬棺相迎。

  次日,曹仁领军退回彭城国,徐州之战也告一段落,曹操与袁绍各得两郡半的土地……

  话回白水关。

  探查三日后,各军快马陆续回营,时见中军帐中。

  “这么说梓潼、葭萌、绵竹等地都落入了张鲁手中。”张安二指敲打着木案,飞速在脑中刻绘着形势图。

  “是,大都督。广汉北境只有涪关守将张任未降,现正与张卫死战。”快马再答。

  “知道了,退下吧。”张安驱退快马,转对众将笑道:“看来张鲁快我军一步,这几处险关都被他占了。”

  关隘的难攻成度远远大于城池,城池多是四面围墙,且还要考虑百姓居住问题,而关城多建造于山口,只前后两面城墙,内部皆为屯军,易守难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