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补习班,楚老师指出了一个成语的错误。
准确地说,是两个成语用了错别字。
楚老师说:我们来看这两个成语——犹犹豫豫,犹豫不决。
孩子们问:在学校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啊!
楚老师问:魑魅魍魉,写成魑魅往两可以吗?
同学们说,当然不行呀。
原本的魑魅魍魉四个字偏旁都有鬼字,怎么能改了呢?
楚老师说:对呀,所以犹豫不决跟犹犹豫豫这两个成语,也是不能随便把字改了的。
标准的写法是“犹犹狱狱”,和“犹狱不决”。
犹犹狱狱这个成语是说,一个人游手好闲,就算没进入大牢的时候,身上也背着案子。不是在逃犯,就是被羁押的罪犯。
你们看,犹和狱这两个字是不是非常像?就算是繁体的“獄”,意思也是一样。
犹就是还没认罪。
也有“仰泳”的意思,就是耍流氓的意思,这种仰泳,腿也是蛙泳的姿势,上半身和今天的仰泳动作一样。
同学们问,为何要改呢?
因为有个民族教叫犹太人,出于对他们的尊重,我们就把犹豫的狱,写法改了。
犹太人是古代匈奴人的潜伏状态,而匈奴人是发明了拜上帝的这个宗教的人。
不过二战之后,另外一个单词也被翻译成犹太人了。
其实就把两种人混淆了。
今天现代汉语的犹太人,其实是把所有的“希伯来人”都叫做犹太人了,跟古汉语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古汉语的太,指狒狒,流氓,不穿裤子的意思。
太平天国,太平要素的太,都是指匈奴,或者波斯。平是指印度或者商朝。
总而言之,二战前和参与过二战,以及那个时代的人,犹太这个词跟今天不是一个词。
古代的犹太这个词和二战时期的这个词,就是“逍遥法外的流氓”的意思。
我们在二战的时候,打的也是抗日战争,而不是反***战争。
这个时候,家长们也都到了。
很多家长问:抗日跟反***不是一个意思吗?
楚老师说:完全不是一个意思,***是妇好钺的意思。
同时***也是雅典娜的意思。
同时***也是铁扇公主的意思。
同时***也是夫差的妻子“西施”的故事。夫差和西施也有一个好结局版本的故事。现在只有坏结局的同人故事流传了。
家长问:不会吧?司马迁的史记难道不是权威吗?
楚老师说:司马迁的史记是同人性质的东西,根本不是事实啊。
司马迁比较权威,是因为他跟歌名导师都姓司马。
马克思同志,按照汉语标准的翻译规则,其实应该叫做“司马恪”。
而司马恪这个名字,恰巧跟“司马昭”这个名字相反。
如果你看解放前的人写的日记或者一些资料,如果内容是“司马恪说过,如何如何”,说的就是“马克思”这个人。
以前汉语都是按照意思翻译名字,中外语法不同,音译其实并不科学。
我也认为马克思同志的名字,还是应该翻译成司马恪,跟司马光,司马懿,司马迁都是一家人。
毕竟大家尊重史记,抬高他的地位,都是给司马恪,也就是马克思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