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
苏彩儿一手拿着灯笼,站在门口,紧紧的抓着夫君的手。
“夫君,你不要紧张”
今天苏彩儿得在家赶工考试用的单鞋和单衣。
所以也就不出去城里了。
赵策好笑的捏了捏她有些微凉的小手。
赵有才也说:“是啊,策儿不用紧张。”
“今日只是报名,你平常对待即可。”
赵策点头说道:“不用担心。”
其实他真的没有多少紧张的成分在。
更多的,是对这古代科举的好奇。
今日他们出来的早。
天上的星星,还在闪闪发亮的指引着方向。
到了城门外,今日已经多了不少的牛车。
这场景,比中秋那日,更为热闹。
牛车上坐着躺着不少一个镇上出来的,也有些人自己背着书箱,徒步过来的。
这些,都是从各镇赶出来报名的考生们。
大部分人,估计都是半夜起床,披星戴月的赶过来的。
看着眼前的场景,赵策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段话。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
生员,既是秀才。
县试第一场,是童生试。
童生试中后,才能算是童生。
一个县,老老小小的童生加起来,大的县城,有上千童生。
小的,也有几百。
这些人中,往往只有二三十人,能通过府试,再通过最后的道试。
正式被取中,成为一名秀才公。
而成为秀才,也预示着,你拥有官身,开始正式踏入了科举的最底层。
现在,赵策面对的,就是这最开始的环节。
赵有才等人看到这场景,也都很是紧张。
不多时。
城门便打开了。
守门的官兵,比平时严格了许多。
看完来人的户籍信息后,来自同一个县村庄的人,便可免去路引。
只需要登记姓名和户籍。
不同县的人,则是需要路引的。
他们会被带到一旁,不会让他们影响考生的进城。
赵策有报考文书,赵有才也带着身份证明。
被检查了之后,便被放进了城里。
城里今日人流太多了,赵文浩在学堂的路口把赵策放下。
赵策在几人的眼光中,快步走到了自己的学堂门口。
邱书白两人,已经早就到了。
这天还是黑着的,但是却没人有睡意。
李秀才的书童提着灯,站在一旁,把担保的帖子一一发到几人的手中。
“先生昨夜喝醉了,现下还没起来。”
“他交代我,今日把这些帖子交给你们去报名。”
几人手中,便得到了一份廪生的担保帖子。
是用作具结的。
具结,就是县里的廪生和同村的五名村民具保。
村里的名单,赵有才已经事先给赵策打点好了。
而廪生,正好李秀才便是。
“报名的时候,不可随意喧哗。”
“人有些多,估计要等许久,就算累了,也不可动作过大。”
“互结的名单,先生已经给你们写好了,你们直接照抄便是。”
互结便是五个应考生的互保。
李秀才让书童代为叮嘱一番。
说完后,这书童便拱了拱手。
“先生说了,几位报考完,直接回去,明日再来学堂。”
三人都点了点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