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手里一看,人名都是相熟的,是原来就在灶房里做过的,现在府里灶房越来越多新面孔,而熟脸的大都被派出去领差去了。本来就都是些稳妥的人,她看了看点头说:“肖管家办事自是无遗漏的,说到这一块上。每月的授课千万不能停,既然要做独一份儿,就得做出模样来。张家的牌子立在那儿,咱们可不能把老张家积了百年的牌子给砸了。出去的人,个个都要小意地管着,还是要劳烦肖管家多费心了。”
肖晋荣一直管理着府上的各项事务,这生意场上的事倒是接触过不少,但真正做买卖,这却是第一回。而且张家的家生小子本来就不少,一代代下来,多少人闲着没活干,这新风馆就接纳了不少这样的人,给他们又指了一条光明大道,不知道多少侍候过老张家的老一辈儿们感激涕零,齐齐称赞张景融夫妻会办事。
下面的人欢喜,上面的人也会被影响到,影响虽小,但所谓积水成流,张景融他们这对小夫妻现在在张家,可是个个都竖指以赞。连老太太都经常在女眷们相聚的时候,满面红光地说起自家这“小十”如何如何,“小十媳妇”如何如何,说起来的时候,那神情可真叫一个自豪。
“太太说的是,太太的帐册可看好了,看好了您用个印,这月的盈余小的便给您划到库里。”肖晋荣指的当然不是府里的大库房,而是于青陌自己的小库房。
“不用,运城不是要开新铺面吗,这钱得花在那儿。”开新风馆的时候,张景融要要出银子帮她,她拒绝了,用了嫁妆里的银钱,只跟张景融说自己想独自立件事,看看能不能成。所以这新风馆的生意,从银钱上来说和张家没半分关系,经济上的独立,才能保证经营上的独立。
她虽然从前没办过这样的事,可道理还是明白一些的,而且……这也算是自己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当时虽然没算准能挣这么多,但是想着多少算一份事业,将来好歹能算个依靠。
正在她和肖晋荣商量着怎么装修,怎么宣传的时候,屋里那个她几乎要忘掉的姐姐又蹦了出来,眼圈儿通红地挤在她身边坐下。眼睛往她手里的帐册上扫了一眼,然后眼底一抹奇异地光芒迅速浮现又隐去:“小青看来也能照料自己了,唉,我苦命的小青啊,如果不是我,你怎么需要过这样为银钱斤斤计较的日子呢,都是我这做姐姐的错啊!”
肖晋荣张大嘴,半天没合上,然后在心里有了结论——原来这就是那位传说中的于敏君,于大小姐……肖晋荣摸了摸下巴,他在府里管事多年,人精一个,这眼前演的什么,当然再清楚不过。
肖晋荣看着这场面忽然不想走了,就想赖徐城看看,于敏君会自家爷和太太的戏文里掺和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