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慢吞吞的说:“医院说是肝炎。”
赵志宝说:“大叔!我可以看看吗?”
中年人说:“你看吧!不过要注意!听医院说那病是传染的。”中年人以为赵志宝是看看,小孩好奇,他可不是认为小孩要给他老婆看病。人躺在那,想看你就看呗!
只见赵志宝伸手拿起了大婶的一只手,按在脉博上停了有一分钟。又轻轻的放下,再喊了一声大婶:“把舌头伸出来。”大婶已经明白了,这是要看舌苔呀!就照做了。赵志宝说:“大叔!大婶已经得病三年了吧!”
中年人问:“你怎么知道?”
赵志宝说:“肝炎可不好治!现在肚子已经有腹水了,医院是没有办法了,不过我可以治好!”
中年人惊了一下,围观的群众都惊了一下,对着赵志宝看了半天问:“小兄弟!你可以治好我老婆的病?不是吹牛吧?”
赵志宝说:“吹什么牛?试试吧!”
说着从衣服袋子里掏出一布包,打开一粒扣子,展开在自己的车上,是几十根长长的银针。这是赵志宝的师傅送给他,让他随身带着以备急用的。没想到今天就用上了。只见赵志宝分分钟就把十几根银针插入了妇人的身上:头上,左、右、前、后,耳后,还有两根进去很深的——有两寸。少的也有一寸多。且每根银针的尾巴都快速的摇晃着,过了一分钟,就看见插入的针口周围,有很多黄色的液体溢出。赵志宝从左边裤带中取出一坨药棉,把它撕成一团团,把黄色的液体擦去。又过了有一分钟,已经没有一点液体溢出了。赵志宝就快速的把银针全拔出来放在另一边,等待消毒处理。再看大婶,只见她脸上的浮肿,已经消失差不多了,且放出了红光!赵志宝说:“大婶你坐起来看看!”大婶一下就坐了起来!
中年人问:“什么感觉?”
大婶左右摇动了一下说:“很好!”
中年人惊呆了!围观的人也惊呆了!
赵志宝说:“让大婶下车走走!”
中年人忙上前去扶大婶,大婶一把推开他说:“我自己来!”
当看到大神下地自己走来走去时,中年人说:“好了!我老婆病好了!”他就忘记感谢赵志宝,仅一个人连喊了几声:“我老婆病好了!”
围观的群众也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赵元庆他们回来了,手里拿着大包小包有十几个。
钱凤赶紧上前帮忙,钱龙说:“不要!不要!”
两人就要把包包往车上放,赵志宝见状马上说:“爸!等一下!”说罢快步上前,把银针收起。
因为赵元庆他们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
赵元庆就问:“儿子什么宝贝?那么紧张!”
赵志宝说:“当然是宝贝!是我师傅送给我的银针。”
对于银针,赵元庆似乎有点概念。中医中有针灸之用,几根针就成了宝贝?
中年人说话了:“赵校长!你一定是赵校长。告诉你,刚才就是你儿子用这几个银针治好了我老婆的病。我老婆可是医院治了几年都没治好的,在你儿子的几根银针扎入后,不到十分钟,我老婆就可以站起来走路了。你说说这是不是宝贝?”中年人接着说:“刚才我一直高兴忘乎所以,竟忘记说,小兄弟!谢谢你!”说着中年人就拉着老婆要向赵志宝下跪。
看见这样子,赵志宝忙说:“大叔大婶!可别折我的寿!”
中年人说:“那要多少诊金呢?”不要跪拜,总要收点医疗费吧!中年人两口子均是这么想的。
赵志宝说:“大叔大婶!一分钱也不收!”
围观的群众又是一惊!
于是大婶说:“那多不好意思啊!还是给点吧!”俩夫妻正商量给多少呢!
赵志宝又说话了:“大叔大婶!你们就别多想了,治病救人是我应该做的,不过大婶还是没有全好的,还需要服几副中药,调理调理方可痊愈。”
赵志宝想了半天,可没有找到开方子的纸和笔,就说:“大婶!我没有带开方子的纸和笔怎么办?”
钱凤听了说:“傻弟弟!姐有啊!”
在开方子的过程中,中年人自我介绍,他姓黄叫黄忠用,妻子叫刘山花,生有两男一女,都成家了。
当了解到明天是钱家办喜事时,黄忠用说:“你们就不用明天早上进城买猪肉了,上午十点前我一定准时送100斤猪肉到钱庄!”
钱龙说:“那怎么好意思呢!”
黄忠用说:“几斤肉算什么!我老婆的命都是你老弟救的。”说着接过赵志宝开的方子,说了声谢谢!向围观的群众点点头,就赶着马车进城买药去了。
赵元庆对着钱凤他们说:“那你们还进不进城去看看?”
赵志宝说:“爸!时间还早,我们都到了城边了,还是进城去看看吧!”钱凤当然举双手赞成。在一家药店门口又碰上了黄忠用夫妇,他们当然是来买药的。赵志宝也叫赵元庆停了车:“爸!拿点钱给我,我要买点消炎药品。”
钱龙说:“小弟!你买吧!我来付钱!”
赵志宝他也不管谁付钱,就拿了些酒精药棉。钱龙抢着付了钱。后来赵元庆又到成衣店给赵志宝买了几套衣服。钱龙也给妹妹买了几套新衣。
赵志宝穿上一套新衣服很是高兴。赵元庆说:“小宝!照个相吧!让妈妈也看看!照片将来也是有用处的。”又陪赵志宝照了相才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