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飞家,这段时间,儿子回家次数越来越少,甚至直接成了连续备勤,做父母的,总会有些心疼,尤其是母亲,毕竟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年纪大了,每次吃饭,看着偌大的餐桌只有自己和老伴,其中的失落,不言而喻。至于钱父,这些年,对于儿子,客气不少,只是似乎儿子见了他,还是有些怕,或者说,是敬畏。总体来说,钱父对于钱一飞,这些年也是满意不少,不过似乎这个年代的父亲,真的很少在子女面前表达出自己的赞誉,尤其是在儿子面前。
平日不忙的时候,也是喜欢看看儿子收藏的这些小模型,这一年多,也是开始小心翼翼帮儿子定期擦拭,一般年纪,也是开始百度上看Boeing767这种已经退出民航客运一线的飞机,看到儿子前女友送他的那架Boeing747SP模型,也是觉得这姑娘,为了男朋友舍得花钱,当年每次轻轻拿起用酒精棉球轻轻擦,还是觉得,真的做工不一般。
其实老爷子,对于这些飞机,也谈不上陌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伴随14个机动D的组建以及Custom系统执勤需要,AP总部直属机动部门也开始赴各大口岸进行支援勤务,81D就参加了包括支援玉兰、榕海等口岸(航空、海运)的相关勤务。当时在新运行的玉兰浦江国际机场,他和各位同事也是看到了一排排当时最新的各大航司的Boeing767与Airbus330以及Boeing747-400F。队里的一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来自农村,第一次看到飞机真的惊掉了下巴。当然,关于那个系列的勤务支援,也是有许多故事。
橱柜另一角,也有一些新模型,是不久前施班长送他的,有Z-20模型,有M-17模型,也有S-70模型,如果一定要为这三种由不同国家生产的直升机找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可以在高原飞行的直升机。施班长退休前一直在西南,因为地形原因,有时因为工作去一线,只能坐直升机,八十年代,二十四架S-70,六百万“绿币”一架,每架都是宝贝。十三年前的大规模跨区域救援,这十八架已经飞了二十多年的老伙计带着几十架九十年代购入的M-17直升机来来回回穿行核心救援区,旋翼轰鸣声,对于核心区的那些人们,真的就是希望。两年前,当Z-20第一次公开亮相,据施班长自己说,真的是老泪纵横,那时,据首批四架S-70列装,已经过了快三十五年。一年多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施班长与几位同事坐上Z-20,雪域高原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次,其实许多同事很担心,尽管这也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直升飞机,毕竟他是橄榄叶加星星,毕竟他已经六十多了算是为了工作延迟退休了,而他,则很坦然,后来他对老同学“小钱”(钱父)说——兄弟,每次直升机起飞的那一刻,真的是,提气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