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迁在漠北和宋朝周旋的已经越来越有经验了,似乎已经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对党项各部能拉拢的拉拢、可劫掠的劫掠、遇到胆小的就恐吓,对大宋有时侵扰、有时示弱,也时刻不忘维持和契丹的友好关系。李继迁是不改初心的,就是要恢复党项旧地,其他的一切转移了方向、打了折扣的条件统统不接受。
至道元年(995),李继迁派骑兵侵扰清远军(同心县),虽被大宋有经验的将领打败,但这也是李继迁发出的重大战略信号,他要向西,向河西走廊发展。这个信号大宋朝庭不得不重视,灵州(灵武)一直是内地控制河西走廊的要塞,如果灵州失守整个河西走廊就失去了控制,中原与西域各国、波斯、罗马的经济交流就得中断。对于党项则可以站稳脚跟。灵州原本就被称为“塞上江南”,土地肥沃,向西可以有河西走廊的巨大战略纵深。此时的河西走廊已经不是两汉时期落后的面貌,呈现的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佛教文化等各族文明交汇的繁荣景象。至道二年(996),大宋朝庭为稳固灵州,增加了灵州的军资粮草,四十万石粮草发往灵州。
运送粮草由漕司负责,负责此次向灵州运送粮草的是转运使卢之翰。对于四十万石的辎重,太宗皇帝还是深感担忧的,又令洛苑使白守荣率兵护卫。太宗皇帝想想还是不放心,又令会州观察使田绍斌发兵应援。即使有这么稳妥的安排,太宗皇帝还是免不了要多嘱咐,他叮嘱白守荣运粮车要分成多支行进队伍,丁夫要发放武器,遇敌则战。李继迁自然也是不会放过这个四十万石粮草的天赐良机,那也是要殊死劫掠的。
田绍斌一出发就被李继迁重兵袭扰,行进一半就阵亡千人,而且党项人还紧随其后,始终咬住不放。看样子李继迁完全掌握了宋军意图,而且清醒的认识到打败田绍斌部才是夺粮的重点。田绍斌从五代时就带兵,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勇猛而冷静。到了浦洛河附近,他派了精骑兵和弓弩手殿后才勉强打退了党项兵。
白守荣一得知田绍斌遇袭就预感到危险马上就要到了,为聚集力量立刻安排三路运粮队伍合成一队。卢之翰非常有战斗经验,迅速认识到三路合成一路后,应变能力全失,协调指挥更加困难,相反敌人攻击的目标更加明确。卢之翰坚决反对合军,但卢之翰的反对无效。原本卢之翰才是负责漕运的转运使,转运使一直都是各路中影响力最大的官员,定阶从四品。而白守荣只是一个负责护卫的六品官阶的洛苑使,为什么卢之翰的反对无效呢?无奈白守荣离皇帝最近,朝中关系又多。那趾高气扬的样子卢之翰也无奈。
田绍斌还是历尽艰辛与送粮队伍会合了,一看到三路合成一路的送粮队伍,田绍斌也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但他不便于说,毕竟运粮队伍的部署安排是转运使和护卫军队的事。李继迁看到田绍斌与转运司汇合了绝望的打算撤兵了。会州观察使田绍斌实在是太能打、太厉害了,陕西转运使卢之翰也是在对契丹的作战中获得丰富战斗经验的厉害角色。李继迁带着队伍垂头丧气的准备撤离。而这时白守荣和田绍斌吵了起来。
“这时候不出击,还要等待什么?”白守荣呵斥道。但田绍斌太了解李继迁在西北是极其难缠的,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粮草安全运到灵州。况且田绍斌这样的老将才不会把白守荣这种狐假虎威的朝庭爪牙放在眼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