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老舍文集:四世同堂> 第17章(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章(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中秋。程长顺很早的吃了午饭,准备作半天的好生意。可是,转了几条胡同,把嗓子喊干,并没作上一号买卖。撅着嘴,抹着头上的汗,他走回家来。见了外婆,泪在眼眶里,鼻音加倍的重,他叨唠:“这是怎么啦?大节下的怎么不开张呢?

  去年今天,我不是拿回五块零八毛来吗?”

  “歇会儿吧,好小子!”马寡妇安慰着他。“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啊!”

  剃头的孙七,吃了两杯闷酒,白眼珠上横着好几条血丝,在院中搭了话:“马老太太,咱们是得另打主意呀!这样,简直混不下去,你看,现在铺子里都裁人,我的生意越来越少!有朝一日呀,哼!我得打着‘唤头’[9],沿街兜生意去!我一辈子爱脸面,难道耍了这么多年的手艺,真教我下街去和刚出师的乡下孩子们争生意吗?我看明白啦,要打算好好地活着,非把日本鬼子赶出去不可!”

  “小点声呀!孙师傅!教他们听见还了得!”马寡妇开着点门缝,低声地说。

  孙七哈哈地笑起来。马寡妇赶紧把门关好,像耳语似的对长顺说:“不要听孙七的,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别惹事!反正天下总会有太平了的时候!日本人厉害呀,架不住咱们能忍啊!”老太太深信她的哲理是天下最好的,因为“忍”字教她守住贞节,渡过患难,得到像一个钢针那么无趣而永远发着点光的生命。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小崔交了车,满脸怒气的走回来。

  孙七的近视眼没有看清小崔脸上的神色。“怎样?今天还不错吧?”

  “不错?”小崔没有好气地说。“敢情不错!听说过没有?

  大八月十五的,车厂子硬不放份儿,照旧交车钱!”

  “没听说过!这是他妈的日本办法吧?”

  “就是啊!车主硬说,近来三天一关城,五天一净街,收不进钱来,所以今天不能再放份儿!”

  “你乖乖地交了车份儿?”

  “我又不是车主儿的儿子,不能那么听话!一声没哼,我把车拉出去了,反正我心里有数儿!拉到过午,才拉了两个座儿;还不够车份儿钱呢!好吧,我弄了一斤大饼,两个子儿的葱酱,四两酱肘子,先吃他妈的一顿再说。吃完,我又在茶馆里泡了好大半天。泡够了,我把两个车胎全扎破,把车送了回去。进了车厂子,我神气十足的,喊了声:两边都放炮啦,明儿个见!说完,我就扭出来了!”

  “真有你的,小崔!你行!”

  屋里,小崔的太太出了声:“孙七爷,你白活这么大的岁数呀!他大节下的,一个铜板拿不回来,你还夸奖他哪?人心都是肉做的,你的是什么作的呀,我问问你!”说着她走了出来。

  假若给她两件好衣裳和一点好饮食,她必定是个相当好看的小妇人。衣服的破旧,与饥寒的侵蚀,使她失去青春。虽然她才二十三岁,她的眉眼,行动,与脾气,却已都像四五十岁的人了。她的小长脸上似乎已没有了眉眼,而只有替委屈与忧愁工作活动的一些机关。她的四肢与胸背已失去青年妇人所应有的诱惑力,而只是一些洗衣服,走路,与其他的劳动的,带着不多肉的木板与木棍。今天,她特别的难看。头没有梳,脸没有洗,虽然已是秋天,她的身上却只穿着一身像从垃圾堆中掘出来的破单裤褂。她的右肘和右腿的一块肉都露在外面。她好像已经忘了她是个女人。是的,她已经忘了一切,而只记着午饭还没有吃——现在已是下午四点多钟。

  孙七爷,虽然好抢话吵嘴,一声没出地躲开。他同情她,所以不能和她吵嘴,虽然她的话不大好听。同时,他也不便马上替她说公道话,而和小崔吵闹起来;今天是八月节,不应当吵闹。

  小崔很爱他的太太,只是在喝多了酒的时候才管辖不住他的拳头,而砸在她的身上。今天,他没有吃酒,也就没有伸出拳头去的蛮劲儿。看着她蓬头垢面的样子,他愣了好大半天,说不出话来。虽然如此,他可是不肯向她道歉,他要维持住男人的威风。

  马老太太轻轻地走出屋门来,试着步儿往前走。走到小崔的身旁,她轻轻拉了他一把。然后,她向小崔太太说:“别着急啦,大节下的!我这儿还有两盘倭瓜馅的饺子呢,好歹的你先垫一垫!”

  小崔太太吸了吸鼻子,带着哭音说:“不是呀,马老太太!挨一顿饥,两顿饿,并不算什么!一年到头老是这样,没个盼望,没个办法,算怎么一回事呢?我嫁给他三年了,老太太你看看我,还像个人不像?”说完,她一扭头,极快地走进屋中去。

  小崔叹了口气,倭瓜脸上的肌肉横七竖八的乱扭动。

  马老太太又拉了他一把:“来!把饺子给她拿过去!给她两句好话!不准又吵闹!听见了没有?”

  小崔没有动。他不肯去拿马老太太的饺子。他晓得她一辈子省吃俭用,像抱了窝的老母鸡似的,拾到一颗米粒都留给长顺吃。他没脸去夺她的吃食。嗽了一声,他说:

  “老太太!留着饺子给长顺吃吧!”

  长顺囔着鼻子,在屋内搭了碴儿:

  “我不吃!我想哭一场!大节下的,跑了七八里,会一个铜板没挣!”

  马老太太提高了点嗓音:“你少说话,长顺!”

  “老太太!”小崔接着说:“我想明白了,我得走,我养不了她,”他向自己屋中指了指。“照这么下去,我连自己也要养不活了!我当兵去,要死也死个痛快!我去当兵,她呢只管改嫁别人,这倒干脆,省得都饿死在这里!”

  孙七又凑了过来。“我不知道,军队里还要我不要。要是能行的话,我跟你一块儿走!这像什么话呢,好好的北平城,教小鬼子霸占着!”

  听到他们两个的话,马老太太后悔了。假若今天不是中秋节,她决不会出来多事。这并不是她的心眼不慈善,而是严守着她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寡妇教条。“别这么说呀!”

  她低声而恳切地说:“咱们北平人不应当说这样的话呀!凡事都得忍,忍住了气,老天爷才会保佑咱们,不是吗?”她还有许多话要说,可是唯恐怕教日本人听了去,所以搭讪着走进屋中,心里很不高兴。

  过了一会儿,她教长顺把饺子送过去。长顺刚拿起盘子来,隔壁的李四妈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炖猪头肉,进了街门。她进屋就喊,声音比碗里的肉更热一点。“小崔!好小子!我给你送点肉来!什么都买不到,那个老东西不知道由哪儿弄来个猪头!”话虽是对小崔说的,她可是并没看见他;她的话是不能存在心中的,假若遇不到对象,她会像上了弦的留声机似的,不管有人听没有,独自说出来。

  “四大妈!又教你费心!”小崔搭了话。

  “哟!你在这儿哪?快接过去!”

  小崔笑着把碗接过去,对四大妈他是用不着客气推让的。

  “好小子!把碗还给我!我不进屋里去啦!哟!”她又看见了孙七。“七爷!你吃了没有?来吧,跟你四大爷喝一盅去!

  什么闹日本鬼子不闹的,反正咱们得过咱们的节!”

  这时候,钱家的老少两位妇人放声地哭起来。孙七爷听到了一耳朵,赶紧说:“四大妈,听!”

  四大妈的眼神儿差点事,可是耳朵并不沉。“怎么啦?呕!

  小崔,你把碗送过来吧,我赶紧到钱家看看去!”

  孙七跟着她,“我也去!”

  马老太太见小崔已得到一碗肉,把饺子收回来一半,而教长顺只送过一盘子去:“快去快来!别再出门啦,钱家不定又出了什么事!”

  祁家过了个顶暗淡的秋节。祁老人和天佑太太都病倒,没有起床。天佑吃了点老人生日剩下的菜,便到铺子去;因为铺伙们今天都歇工,他不能不去照应着点;他一向是在三节看着铺子,而教别人去休息;因此,他给大家的工钱尽管比别家的小,可是大家还都乐意帮助他;他用人情补足了他们物质上的损失。他走后,瑞宣和韵梅轻轻地拌了几句嘴。韵梅吃过了不很高兴的午饭,就忙着准备晚间供月的东西。她并不一定十分迷信月亮爷,不过是想万一它有一点点灵应呢,在这慌乱的年月,她就不应当不应酬得周到一些。再说呢,年年拜月,今年也似乎不可缺少,特别是在婆婆正卧病在床的时候。她须教婆婆承认她的能力与周到,好教婆婆放心养病,不必再操一点心。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