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人间守岁人> 第七十七章 读书人的学问(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十七章 读书人的学问(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两伙人一拍即合,结伴而行。

  苏阳是个言语风趣的,一起赶路,有他在,倒也不会无聊。

  走到半路时,山脚下的江水之中,有一条楼船顺江而下,船上隐约传来弦乐歌舞之声,沿江两岸都能听得见。

  歌声婉转悠扬,又有一种大气。

  车厢挂起帘子,清秋与杨姒都有些好奇,是什么人在唱歌。

  嘉年问道:“苏阳公子,船上的人在唱什么?”

  苏阳闭眼倾听片刻,笑道:“是君茂先生的《花国牡丹曲》,想来那艘船上,是荃州的李二小姐和附近几个州城的年轻人,在进行赏诗游会。”

  嘉年说:“富家子弟的集会?”

  苏阳点头:“在荃州,每到春分秋末,一些交好的世家子弟们便会像这样聚在一起,饮酒高歌,吟诗作赋,畅谈理想抱负。其中还有各家的门客们,以及江南一带有名的清谈雅士。”

  清秋说道:“停下,咱们听一听。”

  她通晓音律,对没听过的乐曲总是格外上心。

  杨姒也对江南一带的年轻人们才学如何有些兴趣,睁大眼瞧着江面缓缓漂来的楼船。

  书童嘟哝道:“一群扶不上墙的烂泥,尽唱些陈词滥调,有什么好听的。”

  苏阳瞪了书童一眼。

  客人当前,胡说什么!

  嘉年他们也没在意。

  把马靠到岸边,好让杨姒尽量听得清楚些。

  刚听了一会儿,清秋就有些后悔。

  曲子是不错,可那群吱吱呀呀随声附和的家伙们,作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那艘气势非凡的楼船上,有不少年轻的世家子弟们借着酒劲,诗兴大发。

  不管作出来的东西成与不成,都少不了有人吹嘘赞扬。

  一首打油诗,都快被他们鼓吹成千古名句。

  五云倒是听的津津有味。

  虽说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滥竽充数,但有几首闺怨诗作的还是颇有几分文采。

  船头走上一人,一身儒服,眼睛里似乎有着道不尽的悲愁哀思。

  船中众人等他开口。

  儒生酝酿片刻后,作出一首悼念亡国,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控诉朝廷昏庸的诗,可谓字字泣血。

  语毕,赢得满堂彩。

  清秋暗暗点头,终于有个像样点的了。

  几人听完这首诗后,立即离去。

  生怕这点余兴被后来人糟蹋了。

  清秋问道:“刚刚作诗的那人,苏公子可认识?”

  苏阳说:“荃州慕容家的二公子,慕容焉。”

  清秋笑道:“他还不错。”

  苏阳笑笑没说话,心中对于清秋的评价,满是不以为意。

  清秋正好能观人心景象,将他心里的情绪尽收眼底。

  她笑问道:“苏公子家乡在荃州,可曾参加过他们的诗会?”

  苏阳有些尴尬的说:“吟诗作对非我强项,当年参加过一次,只能陪末座喝酒。”

  很快他又补了一句:“船上的酒菜还是极好的。”

  敢于自爆其短的人,从来不怕别人揭他们的短,而能够唾面自干的人,心理素质更非寻常人能比。

  清秋本以为他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有意想要奚落他一番,可听他这么一说,半点斗气的心思都没有了,只能无奈的撇撇嘴。

  杨姒想起慕容焉吟的诗,不禁问道:“在江南,像慕容公子那样的人多么?”

  苏阳笑问:“像他哪样的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