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遂满是皱纹的脸有些苍白,瘦得皮包骨的手抑制不住的颤抖着,太阳**直跳,喘息声也变得粗重起来。他用力的攥了攥拳,又放开了手指,反复抓握了几次,深吸了几口气,这才颤声说道:“那些士卒到了曹冲手中不久,还是仅凭着优良的军械和将领带起来的士气,就能脱胎换骨,如果再被他训练一年半载的,岂不是更如虎添翼,一不可收拾?没这么强吧?”
成公英摇了摇头:“将军,凡事有备无患,曹军究竟有没有强到这个地步,我们虽然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过考量到曹将军以往的战绩,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遂重重的点了点头,又问道:“蒋干确实没和那几家联系?”
“确实没有。”成公英肯定的说道:“少将军那里看得很紧。”
韩遂松了一口气,努力放松了绷得紧紧的面皮,伸出手抹了两下眉毛,又揉了揉有些酸的眉心,叹着气说道:“曹军再强,他的人手有限,兵力上还是差得太多,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安份的呆在坞了。我们不能太急,急则出错。你替我出面,向那几家再商借一点粮食,就说我正在和曹冲谈判,不要说得太多,他们鼻子很灵的,自然会知道如何办。”
成公英点了点头,对面色疲惫的韩遂说道:“将军,你还是多休息休息吧,这几日……”
“我心里有数。”韩遂无力的挥了挥手,“你先出去,让我好好的想一想。”
公英深深施了一礼,退了出去。刚退了两步,又被韩遂叫住了,韩遂静静的盯着他的眼睛,过了一会说道:“子义这段时间长进不少,我知道,都是你的功劳,辛苦你了。以后……子义就托付给你了。”
成公英愣了一下,鼻子一酸,连忙借着行礼的机会掩饰了过去,匆匆的退出了大门。
蒋干坐在书房里,倚在灯下静静的,几个侍卫扶着刀站在屋外警惕的看着四周。文钦跪坐在蒋干侧对面,双眼微微的闭着,气息绵长,长刀就放在他的大腿上,刀柄留右手不过一尺。
忽然。文钦眼皮一抬。轻声说道:“来了。”话音未落。灯火一闪,一个人影出现在蒋干面前。此人长得高大英俊,身体矫健,精悍得象一头豹子,脸上却是嬉皮笑脸地,一点也不庄重,正是曹营中有名的痞子、特选虎士统领李维。
“仲若,吐纳法练得不错啊,到底是童男子。进展挺快。”李维抬手拍了拍文钦的肩膀打趣道。
文钦笑了笑,没有应他,起身抱着刀走出去守在门外。蒋干笑了笑,指了指文钦让出来的席子对李维说:“元基,你就别倚老卖老了,怎么样,情况打探得如何?”
李维收了笑容,郑重的点了点头:“金城那里没有冀城守得严,我们很容易就混进来了。不过我们现有人在监视那几家。所以没有与他们接触。只从外围打听了一下他们几家地情况。”
“嗯,你们处理得很妥当。”蒋干点点头。
“那几家因为韩遂地人马多了。要地财物也多了,颇有些怨言。但还没到承受不了的地步。”李维拿起旁边的茶杯给自己倒了杯茶,接着说道:“鞠家、蒋家家大势大,人口也多,一时半会还承受得住,不过实力差些的郭家有些吃不消了,我听说郭家的次子郭修和去要钱粮的韩银起了冲突,差点打起来。”
“郭修郭孝先?”
维赞赏的看了一眼蒋干,这家伙的记忆力就是好,只跟他偶尔提起过一次,他就记住这个人了。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页纸递给蒋干:“这是石凌康让人传回来的消息,请大人看后即焚。”
蒋干接信在手,迅地扫了一眼,然后又看了一遍,随即把信伸到灯火上,宣纸被火苗一舔,立刻燃起一团亮光,很快就成了一个灰卷,却颤颤的不落下来。蒋干将手中的纸灰丢进茶杯里,用手指搅了搅,将纸灰化为一抹黑水。
“你回报张大人和石凌寒,韩遂还没死心,他最近可能还要向这几家索求,你们随时注意,再等上一等,那几家吃不消了,你们再出面,可事半功倍、手到擒来。”蒋干将白天和韩遂见面的经过向李维讲了一遍,然后关照道:“你把消息传给张大人,让他在商人里面安插好人手,韩遂吃不消的时候,还是要通商的。另外,你告诉大人,韩遂……撑不了几天了。”
“真的?”李维眼睛一亮。
“千真万确。”蒋干郑重的点点头,“他已经七十多了,最近烦心的事情又怎么多,怎么可能让他安心养病。我从他地气色看,最多两个月。”
李维点了点头,这是个重要情报,必须立刻传回坞。韩遂一死,金城郡地形势必然会有大变动,西凉的形势也会生巨变,曹冲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另外你告诉将军,我这里地戏演得很好,成公英来看了几天了,应该已经信了。”蒋干对李维笑道:“虎士们挫败韩银之后,这几天的训练给成公英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已经旁敲侧击的向我打听了不少我军的事情,就连韩遂自己也问了不少将军的战绩。不过,韩遂心志坚定,如果不来点真格的,恐怕他未必会轻易屈服。”
“我明白了。”李维重重的点点头:“我连夜把消息传回坞,大人这里也要小心。”
“无妨,我又不乱动,韩遂不会轻易动我的念头,他还没有胆量与将军决裂。”蒋干轻松的说道,“将军那里打得越顺利,我这里就越安全。” .(全本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