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士在百姓群体和读书人群体中,现在已经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来到紫禁城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学生。
跟随鸿胪寺官员来到奉天殿前,六百零一名贡士于丹墀内分东西两群面北站立,只是他们注定见不到皇帝。
且不说只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进殿,殿前还有一帮身穿公服的文武百官,所以他们这帮还没有官职的贡士只能规规矩矩地站在最后面。
“升殿!”
等了好一会,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从奉天殿中响了起来。
“臣(学生)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六百零一名贡士纷纷跪下,跟随前面的官员叩拜道。
此时此刻,海宽等新科贡士的心情显得十分的激动,特别一些上了年纪的贡士纷纷落泪,他们第一次离皇帝如此之近。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这是他们所有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如今仅仅只差最后一小步。
只要他们规规矩矩走完最后的仪式,好好考完最后一场考试,那么他们便能够成为大明官员,从而完成自己最初的心愿。
其实儒学有坏的一面,但亦有好的一面,很多贡士确确实实有着一颗忠君的赤子之心。
宫廷礼乐响起,殿门前的鞭炮燃起。
身穿龙袍的朱祐樘出现在宝座之上,整个人越发有帝王的威严。
今天三月初一是朔日朝会,一切的仪式都是跟以往的朝会一般,不过需要增加一个隆重的殿试仪。
在传统仪式结束后,司礼监掌印太监郭镛举着殿试策题来到殿中,转而亲手将试策题交给礼部尚书徐琼。
朱祐樘看到交到徐琼手中的试策题,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殿试只有一道时务策,通常都是由内阁大学士等重臣草拟数题,以供天子选出一题。
朱祐樘是一个敢于拿主意的人,不管是整治盐政,还是向黎朝出兵,亦或者推动棉花出海,都能力排众议一锤定音。
虽然万安等重臣送来了很多道时务策供自己选择,但跟自己想要考的东西都不同,所以此次殿试选择决定亲自炮制。
虽然殿试淘汰人并不合适,但亦需要考察出他们真正的水准,从中挑选出能够专业实务的好苗子。
身穿一品官服的礼部尚书徐琼接过试策题后,则举着试题出了奉天殿,而后将这一份试策题置于殿门前中央的案上。
“学生谢陛下赐题,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鸿胪寺官员见状,率领六百零一名贡士向试策题行五拜三叩头礼。
礼毕,鞭炮再次响起。
在鞭炮声中,弘治皇帝率先退殿。
文武百官在山呼万岁后,依次退出殿中。
由于殿试名义上是皇帝“亲策于廷”,皇帝本人就是主考官,像万安等重臣只是读卷官和执事官,故而所有贡士都是天子的门生。
在年迈的首辅万安的主持下,殿试便宣布开始。
一帮军校将准备好的试桌摆放在丹墀东西两侧的空地中,朝北排列。
礼部官员负责散发答题试卷,贡士们需要列班跪接,在叩头后便入座,于露天中答卷。
自成化八年后,殿试的日期都是固定在三月十五,若是遇到下雨天,便只能到奉天殿两侧的廊庑考试。
此次恩科殿试是由钦天监查看了日子,今日并不会下雨。
此时的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点缀在蓝天之上,其间有几只春燕和麻雀飞翔的身影。
六百零一张桌子整整齐齐排序,一帮重臣站在一旁监考和窃窃私语,而鸿胪寺和礼部都有官员一直盯着考生。
其实到了殿试,不太可能出现舞弊的情况了。
且不说众目睽睽之下根本无法作弊,其实亦已经没有了作弊的动机。若老老实实考试便能拿到进士功名,一旦在这里舞弊都有可能被砍头,风险和收益明显不对称。
“殿试题目在此!”
随着一名鸿胪寺官员将题板亮出,所有考生顿时有种梦回县试的感觉,最初的县试并不会发放试卷题目,而是由一名县衙衙差举着题牌在考场中来回走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