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宋歌行> 五十七章 成功后的意外(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五十七章 成功后的意外(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什么!”

  大家惊愕一下,纷纷望向赵昉,赵祯也好奇道:“大哥自己可知道,收益有多少?”

  赵昉这下明白,自己不可能占大头了,奶凶的瞪一眼范仲淹道:“不是好人,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呸!如杀人。”

  想起这话不妥,赶紧改口后正经的望向赵祯说道:“儿子也算不出来,这么说吧,若是收入全归儿子,那等此物被广泛利用后,儿子能养十万军队,而且是精锐的军队。”

  “嘶”的一声,大家牙疼般的吸气,赵祯顿时为难了,自己刚刚说过收入全归他的,这下不行呀。

  “这这”了半晌,商量的开口道:“大哥要不少要点吧?朝廷没钱,不是爹爹舍不得……”

  “安啦安啦!”

  小手一摆,赵昉很大气的表示:“此事要朝廷出本钱,儿子也不可能全要,就收个技术费用,每年给我千分之一收益吧。”

  “千分之一,一百个精锐士卒。”

  赵祯暗自一算,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会不会少了点,大哥开府后就要自己负担府里的开销。”

  范仲淹笑道:“官家想差了,是每年都有的收入,何况魏王本来就有俸禄,臣觉的还多了呢。”

  “老范你不是好人,小王还有弟弟妹妹,难道不要花钱呀,我是长兄,长兄知道吗?”

  赵昉急了,千分之一真的不多啊,只是胜在细水长流罢了。

  别看水泥用途广,可这是大宋朝,没有钢筋的时代是无法建造高楼的,房地产这一块基本上别想惦记。

  至于用在城池上,也不可能像后世那样浇筑混凝土,只能是在城墙表面覆盖一层水泥。

  或者用来修补断裂口,古代的城墙不都是青砖的,造价太贵,小县城大部分是土墙,这才给水泥有用武之地。

  “就千分之一吧,魏王懂的养家糊口,承担长兄的责任,这是好事。”

  和事佬出来了,富弼笑眯眯的说着,看着范仲淹只想笑,这位老兄把魏王急的老范都叫出来了。

  范仲淹也笑了,他何尝想虐待赵昉,只是觉得皇子你不应该跟朝廷争夺利益,更别说是储君了。

  可一想也对,赵昉毕竟还没长大,等他登基当皇帝不知道要多少年,那这段时间他必须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才是。

  朝廷给的俸禄是不少,但这位太子爷绝不是安于现状之人,恐怕私下里要花不少钱。

  范仲淹同意了,接下来就是赵昉跟工部的事,至于分成细节,那要等实验成功后,算出成本才能再谈。

  接下来几天赵昉忙坏了,要寻找石灰岩,要建造水力磨坊,要改造窑口提高温度。

  许多事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麻烦事一件接一件,好在是朝廷出面,也很快就解决了。

  赶在过年之前,试验品终于完成,赵昉带着工部官员先行实验后大喜过望,记录下工艺流程,原料成本后,准备在年初一大朝会上给大家一个惊喜。

  “来人,把现场的人都看管起来。”

  正当大家兴奋的弹冠相庆时,匆匆赶来的晏殊、范仲淹和韩琦三人,大手一挥就冲出来一队皇城司士卒。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