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91章 人物小传(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91章 人物小传(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伱就不怕将来拆迁啊?”

  “不怕,反正没几个钱。再说了就算拆迁多少也会有点补偿不是,吃不了亏。”李唐笑道。

  同时朝奈安眨眨眼睛,示意情况怎么样?

  奈安则回给他一个无奈的眼神,很明显至少在男一号人选上楼烨还举棋不定。

  楼烨正低头在纸上点点画画,倒是端着茶杯走过来马姐看到了两人的眉眼官司,她并没有点破,只是微微一笑:“李唐,喝茶!”

  “哦,谢谢嫂子!”

  李唐忙站起来接了。

  说起来他对这位马姐并不熟悉,只是年前上楼伯伯家送年货时匆匆见过一面,四方脸、高颧骨、薄嘴唇,咋一看这人好象挺厉害的,面相上带着几分刻薄。但待人接物倒是非常热情客气,操着一口京片子,说话也挺好听的。

  李唐没多啰嗦,直接就从挎包里拿出一沓稿纸递过去,道:“烨哥,这是我写的人物小传,你先看看,合不合适?”

  跟楼烨打交道用文字其实是最合适的,不然你说了半天他除了保持和煦微笑一点反应都没有总会很尴尬。

  稿纸挺厚的,足足有十几张,算起来起码有上万字。当看到剧本决定要争取司徒这个角色时,他就已经开始揣摩这个人物,断断续续也写了不少的心得体会,这次趁着春节休息的时间,花了四五天的工夫把完整的人物小传给整理出来,还是手写的,尽管他的字还有点上不了台面。

  楼烨看的很仔细,一万多字足足看了二十来分钟。

  “你为什么要强调司徒小时候读过私塾?”

  “这是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所决定的,当然还结合了后来司徒这个人物所经历的事情……”

  李唐侃侃而谈。

  理由很简单,他对司徒这个人物的理解是出身于上海周边的地主家庭,而且多少还带有点书香门第的意思。这一点他是把原身的爷爷作为参考对象,因为书香门第才会又读书的传统。

  司徒显然要比原身的爷爷更出色,后来他上了新式中学,又很可能考上了上海的大学,会说英语,如此才能在洋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够穿西装打领带。

  而地主家庭出身,至少说明家境不错,毕竟读书是需要花钱的,更重要的是和剧本中人物能够住得起带卫生间和抽水马桶的高级公寓相吻合。

  同时参考时代背景,司徒应该是一九一零年左右生人,到了进学的年龄,民国建立没几年,新式的小学很少,更多的还是私塾。之所以强调私塾是因为司徒在后来的种种事件中他没有选择当汉奸而是毅然反抗,虽然从中有很多的无奈,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还有家国情怀,有忠义礼智信。而这些都是儒家私塾教育的传统。

  关于司徒在剧情中显示的忧郁的性格,固然有遭遇深爱的女友在自己面前死去的打击。另外李唐还设计了司徒这个人物幼年时曾失去过母亲,父亲之后又续了玹。

  这种背景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来说总会心思敏感,同时为了摆脱原生家庭,选择努力读书。那个年代上新式中学,无异考上秀才;考上大学,跟考上举人差不多。

  大部分生活优渥的子弟,一般很少能这么吃苦。毕竟科举制度早已消亡,读书再也不是当官的唯一途径。原身的爷爷就是这种情况,读到中学毕业已经很不错了,最后也只能继承家业继续当地主。

  能够闯荡上海滩并且还能在洋行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那才是有出息的人。

  也正是因为他很小就失去了生母,对继母又不亲,也使得他对爱情格外向往,对所爱的人往往爱得更深,也更懂得珍惜。

  这也能从中理解,为什么女友的被害对他的打击会这么大,甚至会为了复仇而不顾一切。

  人物小传就是这样,剧本中展示的可能是人物生命历程中的一小段。而人物的性格,包括他在剧情中的爱情、生活,遇到事情时他的心理变化,所做出的选择,都是有他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等等各方面息息相关的。

  只有充分发掘人物的成长历程才能把这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不是说看了剧本之后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楼烨刚才看的很认真,此时听的很认真。作为导演,他看中的不是什么所谓的演技,有演技的演员一抓一大把,他更看重的是演员对人物的理解。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