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全能大画家> 第四百六十二章 画纸之上(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六十二章 画纸之上(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但是在那一刻真的到来以前。

  大家依然在这种奇怪的氛围内,相安无事。

  新闻报道往往遵循一个原则。

  离权力的洪流更近的领域,容易出名,比如时政类的调查记者,离金钱的洪流更近的领域,容易挣钱。

  艺术类刊物两者都沾一点,更偏向后者。

  很多人对在艺术杂志或者时尚杂志的编辑日常工作有误解。

  认为她们日常的工作就是坐着头等舱跑全球的各大秀场,各大画展。

  穿着晚礼服在水晶吊灯下参加酒会,晚宴。

  邀请当红明星和一些品牌搭红线,做市场营销,私下里再和詹姆斯、汉密尔顿这样的体育巨星,或者某个欧洲伯爵一起骑马,打个球啥的。

  简直纸醉金迷的不要不要的,想想都爽的飞起。

  事实上……

  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无论是当评论家,还是当艺术家,美术相关行业都是个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的地方。

  行业内小编辑,小记者的生活其实也挺卷的。

  除了偶尔有免费的奢侈品穿,薪水要比平均水平略高一点,和普通的新闻领域上班族没有什么两样。

  大概和金融报刊的人均收入差不多的样子。

  但能成为《VOE》、《油画》这类领军级杂志的栏目主编。

  如果你不想当下一个老佛爷、可可·香奈儿。

  工作时间真的完全可以在“吃喝玩乐”中度过。

  一年365天,恨不得能参加三百场上流酒会,并将上千张S上的女孩子们梦寐以求的请柬和邀请函丢进垃圾桶。

  但如果你不愿意只当一个逍遥快活的过渡人物,想要完美行使你手中的权柄,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执政”风格。

  那工作也立刻变得超忙了。

  《油画》杂志社的视觉艺术栏目,是杂志社最重要的部门,也是最庞大的一个部门。

  它旗下负责着知名艺术家专访、艺术趋势总结、大型画展追踪、与各个画廊的艺术总监谈论行业风潮,文字栏目,音频与视频栏目。

  还有和时尚潮玩跨界领域的项目等等等等。

  欧洲美术年会举办期间,相应配套的活动很多。

  奥地利本地的各大美术馆,要开设专题美术特别展。

  《油画》杂志也会有一个关于本次年会上,那些最受外界关注的参会人物的特别专访。

  这个项目是布朗爵士几个月以前就定下的基调。

  年会开着开着,他自己就变成了最受关注的新闻人物,还是大反派,肯定是爵士始料未及的事情。

  但安娜接手之后。

  觉得这个项目安排没什么问题,也就继续对照预约好的日程表,今天跑来采访曹轩先生。

  顺便录制一下播客。

  这播客指的不是《树懒先生的艺术沙龙》,而是名为《BeyodePper(画纸之上)》。

  它是杂志社的官方播客栏目。

  每周一更。

  在苹果播客上有近300万的订阅数量,Spofy、oolePodcs、Csbox这些第三方的订阅平台上,加起来应该也有差不多的数目。

  光是每月一期的付费专题,每年就能带来上千万欧元的订阅收入。

  在艺术这种小众领域,能有几百万的粉丝数,一点都不比海伯里安先生油管上过亿的粉丝来的简单。

  它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权威,受众最广泛的艺术音频节目。

  必须要承认。

  无论从任何角度,任何媒体形式来看,《油画》杂志社都是行业内独一无二,近乎“垄断”性质的巨无霸媒体。

  这便是布朗爵士认为就算明知不好做,安娜也一定会答应重新回来当栏目经理的原因。

  信誉和权威都需要时光的不断验证,才能有足够的说服力。

  这可是几代人的积淀。

  伊莲娜小姐纵使再受关注,形象再好,重新另起炉灶从头来过带来的回报,也远远无法比拟万一真能把杂志社抓回手心里的巨大收益。

  “曹轩。”

  有人念着这个名字。

  黑夜中一片静谧,劳斯莱斯以极好的隔音性能而闻名,它虽然装备着性能强大的V12的十二缸大排量自然吸气引擎,却和躁动咆哮的超跑不是一个路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