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全能大画家> 第五百八十六章 画展前奏和水彩系(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百八十六章 画展前奏和水彩系(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除此以外。

  她将酒吧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原原本本毫无保留的告诉了胜子,并问对方自己能否请求顾为经帮她指点一下作品集。

  顾为经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老师。

  如果酒井小姐同意,她很感激。

  如果酒井小姐不同意。

  她也非常理解,自己会想其他办法。

  当蔻蔻重新变会自己时,她就是这样的人。

  就像她自己说的,她从不低任何人一等,她喜欢谁就是喜欢谁,指点作品集也就是指点作品集。

  一切都是坦坦当当的。

  她无法忍受像是地下情人,偷偷摸摸的两个人私下会面,搞的仿佛是见不得光的小三一样。

  蔻蔻完全受不了这个。

  如果对方不真的全新全意的说爱我,那我就不要。

  如果这件事会让顾为经觉得尴尬,需要藏头露尾的,那她也不要。

  不求着谁,不碍着谁,不讨好谁。

  清清白白的。

  酒井胜子也是一个相当温柔的女孩子,她被蔻蔻的勇敢,被蔻蔻的坦当所打动了。

  勇敢的人总是会彼此相互吸引。

  不考虑顾为经的因素的话。

  酒井小姐本来就挺喜欢蔻蔻的。

  酒井胜子提出不用那么麻烦,如果她需要一个人指点的话,自己或许也可以做到。

  然后。

  蔻蔻就把顾老师给开除了。

  顾童祥盼望着恋爱能转移孙子的注意力,别整天压着他学习。

  其实。

  顾为经这些天真的没啥能和酒井胜子过二人世界的事情。

  人家酒井小姐挺忙的,在画展交稿以后。

  她全心全意的当成了蔻蔻的私教老师。

  倒是顾为经反而是形单影只的那个,每天除了抽爷爷小皮鞭,画画临摹画以外没有太多事情可做。

  顾为经觉得《树懒先生情感小课堂》上记的学习笔记。

  似乎也不一定都对。

  关于生日礼物。

  树懒先生的理论言之凿凿的说,世界上永远不存在两全其美的选择。

  要不然选择安全,保持距离,要不选择让对方感到发自内心的开心。

  但发自内心的开心的结果是人力不可预测的。

  爱情本来就是反理性的存在。

  能够控制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就不叫爱了。

  当好感泛滥变为了“爱”之后,就从飞舞的火星连绵蔓延成了燎原的山火,它会向着灵魂蔓延,让人变得永远无法平静。

  顾为经曾经担心过,会出现某种“血流成河”的场面。

  比那场网球比赛更加激烈的不可控的场面。

  事实上。

  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多虑了。

  蔻蔻和酒井胜子都不是这样的女孩子。

  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仿佛那天晚上的事情,只是平静生活中的一段插曲,五线谱上的一个临时的升音变奏记号。

  随着第二天天明,小节画上了休止符。

  节拍便又回归了悠扬舒缓的往日旋律。

  也不能说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严格意义上说,顾为经能察觉到蔻蔻在和他有意控制着距离。

  不是心灵上的隔阂。

  而是肢体上的疏离。

  蔻蔻在学校里,是很喜欢拉拉扯扯男孩子们,调戏调戏女孩子们,摸摸这个人的脑袋,戳戳那个人的下巴。

  是和所有人都打闹成一片的大姐头。

  无论是和莫娜走的近的时候,还是和酒井小姐确定了关系以后。

  蔻蔻都没少玩闹中拉过他,抱过他。

  但那天晚上以后。

  这样的行为一夜之间,就全部都消失了。

  蔻蔻会对他说早上好,会用亮晶晶的眼睛望着他,会像是现在这样坐在树上,抱着猫对他微笑。

  却不再有了任何肢体接触的举动。

  这算是好的变化么?

  顾为经也无法回答。

  但似乎无论如何,这样的变化也无法归类到“不可控的大火”的这个分类之中。

  蔻蔻又变回了那个勇敢的蔻蔻。

  大家也维持在了一个好朋友的互帮互助的界限之中,就和顾为经最希望的设想完全一样。

  “实践才能出真知,树懒先生这样的理论专家,也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永远正确。”

  顾为经在心里想着。

  他迈步走上孤儿院的二楼,拇指按在画室的大门上,打开指纹锁,窗帘已经被蔻蔻小姐早上泡咖啡的时候打开了。

  明媚的阳光将柚木地板上的老木纹,照得像是一福杰克逊·波洛克的抽象线条画。

  他走到画室的角落,把昨日就已经画了一半的画架挪出来。

  如今时间充裕。

  顾为经临摹起《雷雨天的老教堂》来,也不似以前那样赶了,往往两三日才临摹一幅。

  不过。

  画起画来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

  顾为经要求顾童祥临摹国画时要做到“背临”。

  艺术领域有两种背临的方式。

  第一种背临就是在旁边对着画,它是针对所谓的“摹”来讲的,也就是在原画上铺一层透明的蜡纸,用墨和铅笔把它所有的的纹理都勾下来,再过到所要画的纸或者绢上,然后按照原画把它复原。

  这样临摹出来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你画出来的作品,而更加接近于拓本。

  也谈不上和原作品的相似度。

  本质上是复印。

  在学习国画时会使用的比较多。

  算是熟悉古代名家大体上笔墨规矩与线条变化。

  林涛教授说,曹老小时候就这样临摹过一整套藏家手里的赵佶的作品,包括《金鹰秋禽图》和有蔡京题字的《御鹰图》,受益匪浅。

  顾为经听着咂舌不以。

  这大概就是那个年代画坛大宗特有的豪迈和奢侈了。

  搁现在是难以想象的。

  不提《金鹰秋禽图》好像已经在民国的动乱中,被人盗运出了国,如今似乎流落到英国的私人藏家手中,不现人间。

  光那幅宋徽宗作画,蔡京提字的《御鹰图》,虽然这两人历史评价一个赛着一个惨,但艺术修为真的没说的。

  放现在,要是能上拍的话,五、六个亿,应该是非常保守的说法了。

  你能想象,把六个亿的人民币放在桌子上,让小孩子拿张笔照着临摹么?

  你这里手一抖,“酷喳”一下。

  那边藏家就要提着菜刀冲过来,把你一起给“酷喳”掉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