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朕非汉废帝> 第43章 天命注定在昌邑(求追读)(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3章 天命注定在昌邑(求追读)(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短短的七个字,刘贺每一个字都说得非常坚决,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沓。

  刘贺不只想要这大汉的天下,更想要这大汉以外的天下。

  龚遂微笑着点了点头,非常满意地说道:“韬光养晦确实很重要,但是殿下也要知道在合适的时候剖白自己的心迹,否则可能会让支持您的人寒心的。”

  “寡人受教了。”

  “殿下刚才问我的是,在如今的情形之下,该如何往下做?”

  “正是。”

  “尽人事,听天命。”

  “何为人事,何为天命?”

  “天命不在殿下,而在天子。当今天子无嗣,才是殿下的机会;倘若天子有嗣,那么殿下自然也就与那大位无缘了。”

  当今天子当然不会有后嗣,这是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的,刘贺虽然做了不少足以改变历史的事情,但是却改变不了这件事情。

  “寡人相信天命不在长安,在昌邑。”

  龚遂有些吃惊,因为刘贺说得太笃定了。

  “县官正值春秋鼎盛之年,殿下何出此言?”

  刘贺当然不能把自己的秘密告诉龚遂,他深思熟虑一番之后说道:“县官体弱多病,将养多年不见好转,更何况上官皇后年龄尚幼,未到生育后嗣的最佳年龄。”

  “阳不阳,阴不阴,如何会有子嗣。”

  “天命不可更改,你我多谈也无益,但是寡人想听听龚卿来说一说这人事应该如何尽。”

  龚遂没有像刚才一样直接回答刘贺的话,他伸手在怀中摸索了一番,最终取出了一块木牍。

  龚遂把木牍放在案上,调换了一个方向,轻轻地推到了刘贺的面前。

  刘贺没有拿起来,但是却细细地读着上面的内容。

  木牍的第一排写着孝武皇帝,第二排则是孝武皇帝五个儿子的名讳,第三排是这五个儿子的儿子的名讳。

  已死之人的名字上用红色的朱墨轻点了一下,无爵之人的名字上用则黑墨轻点了一下。

  最后,剩下的名字就已经所剩无几了,而其中爵位最高的竟然只剩下了昌邑王刘贺和广陵王刘胥。

  孝武皇帝总共有六子,从长到幼分别是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髆和当今天子。

  龚遂等刘贺看完之后,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废太子刘据因巫蛊之乱被诛,子孙散落,不知所踪,已然失去了即位的可能。”

  “刘闳十八岁早夭无子,自是不用考虑有。”

  “燕王刘旦参与谋反,遭大司马大将军镇压,畏罪自杀,子孙更无爵位,与大位自然也无关系。”

  “广陵王刘胥乃燕王刘旦同母弟,对大司马大将军甚恶,能与熊搏杀”

  也就意味着,倘若县官不测,有即位资格的就只剩下刘贺和刘胥了

  “殿下,如果您是大司马大将军,您会选择何人承续大统呢?”

  这一刻,刘贺豁然开朗,原来这偶然的背后是必然。

  这些事情他在书中也看过,但自己并未如此细致地分析,竟然差点自乱阵脚。

  当然,刘贺比龚遂知道的还多一点点。

  废太子据有一曾孙尚在人间,在原来的历史走向中,就是此人取代的自己。

  但是刘贺反倒不担心,因为那人的辈分比自己低,还得唤自己一声族叔。

  自己只要不像刘旦那般直接谋反,那么大司马大将军就不大可能从自己的身上跳过。

  更何况,刘贺还有其他的办法让那人“消失”!

  刘贺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思,接着问道:“这仍然是天命,寡人想听的是人事。”

  “这两年,殿下做得都很好,往后像以前一样行事即可,静静等待,如果如殿下所说,这天命在昌邑,那自然会降临。”

  “可这广陵王呢?”

  “广陵王不足为虑,他与殿下一样,但是笼中之鸟,殿下的对手从来就不是广陵王,而是……”

  龚遂还没有说完,但是刘贺已经明白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