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664章释尊和大日,成仙成佛的终极状态(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64章释尊和大日,成仙成佛的终极状态(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在佛教中的普遍认知里,大日如来超越人类普通的认知和意识状态,是宇宙万物根源性的智慧体现,代表着智慧和慈悲,它不具有人类的意识或情感。”

  “这有些类似于克苏鲁神话里的阿撒托斯,阿撒托斯是一切神明的源头,它代表了绝对的盲目和痴愚,在常人看来,它没有智慧,没有思维,没有固定的形象,它只是一种残酷宇宙本质。”

  “而大日如来更像是阿撒托斯的反面。”

  “智慧对痴愚,慈悲对盲目无序。”

  但张之维心里升起一个疑惑,“大日如来,真的只是没有思维,没有意识的绝对规则吗?”

  这时,恒林大师调息完毕,见张之维在沉思,笑道:

  “小天师刚才问了释尊和大日如来,是想问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张之维停下思绪,笑道:“听了大师的讲佛,看了大师的传度,是有些好奇。”

  此话一出,周围有不少人都有些震惊,当着天师的面,却声称对佛门的东西感兴趣,小天师莫不是要变成小方丈了?

  他们纷纷看向张静清,想知道他有何反应。

  张静清眼观鼻鼻观心,什么表情也没有,坦然处之。

  先前恒林大师传度时,他很尊重的闭上了眼,倒不是非礼勿视,而是他和张之维不一样。

  张之维能瞪着眼睛去看,甚至去窥视,但他不行,他有天师度在身,他若也像张之维一样,那就是王见王了。

  所以他并不知道张之维看到了什么。

  但从张之维的问题上,他隐约猜到了一二。

  作为天师,他是自然是明白佛教的一切的。

  他心里暗道,自己这个徒弟有些不安分啊,有些东西,哪是这么好窥探的,若非自己在这里,你小子的冒犯,只怕要脱层皮才能出来……

  张静清这个旁观者都能猜到个大致,作为传度者的恒林大师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他倒没有动怒,佛都没动怒,他又何必动怒?

  “一切佛教,皆从释尊开始,故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至于双方关系嘛……”

  恒林大师缓缓说道:“是故甘露一味,逐器而殊色。摩尼一相,随色而分影。能说之心,转则平等,所润之意,解则千殊。一、三、五乘,源一派别。法、报、应化,体同用异。”

  说罢,他便不再多言。

  虽然恒林大师说的有些晦涩,但张之维还是听懂了。

  他的意思是,大日之与释尊,佛佛无异,二佛同体,只是用法不同而已。

  但这涉及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是先有释尊。

  还是先有大日如来。

  先有释尊,那就说明大日如来是释尊证得的,他能证,后世也能证。

  如果先有大日如来,一切佛法虚空自生,那就有问题了……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张静清突然瞥了恒林大师一眼,心道,这老秃驴明明知道,却打机锋,是想干嘛?

  他补充道:“释尊的三身分别为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化身释迦牟尼佛。”

  “其中,报身‘卢舍那’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法身‘毗卢遮那’的简称。”

  “释迦牟尼佛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

  张静清此话一出,张之维瞬间就不迷惑了。

  佛教说法身是无处不在的规则,是亘古存在的佛理。

  报身是通过修行证道的佛果。

  释迦牟尼把他的法身和报身立在同一个名字里,岂不是正好说明了,法身和报身一样,不是先天自有,而是他证道得来吗。

  “难怪之前在大日如来体内,看到了诸佛,却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存在,原来那就是他,他是三位一体的!”

  “如此说来,大日如来肯定是有自己的主观意识的。”

  “虽然可能它平时不显,如同规则一样,但不能说它不存在。”

  旋即,张之维想到一件很可怕的事。

  “而如果有一天,大日如来像纳森神树一样,在物质世界显化出来,又会怎样?!”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