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545 我看看怎么个事儿(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545 我看看怎么个事儿(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现在就是照着来一辆,这里头重要的不是EV1的电池,而是电控、电气以及电路设计。

  阿美利加车系的调教也都一般,车辆开起来都跟船差不多,总之就是开着可能不爽,坐起来还是挺有说道的。

  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三所高校并不看重,工程出资人张浩南也无所谓,因为现在就是要把EV1的设计思路消化一下。

  整个工程涉及到的单位相当多,预算委员会算过一笔账,照着EV1来生产,以现有的条件,一辆一吨重的电动小轿车,造价高达六十万。

  推向市场的概率为零。

  所以主要目的还是储备技术,把技术分化,应用到别的领域,比如电动叉车等等,这还是有收获的。

  再有电池的能量虽然够了,续航也能达到一百公里,但充电效率不高,所谓的快充也需要三小时,慢充更是需要十五小时以上。

  私人不具备普遍日常通勤的使用条件。

  但张建刚还是很上心的,因为这次国际上的石油期货操作,固然国家队赚到了钱,做多做空都赚到了,可也认清一种事实,石油这玩意儿,不被自己掌控,多少又是个制裁利器,还是看不见的刀子。

  早些年国内科学界就开始研究“新型动力源”替代方案,此事也一直是中央当长期战略来做的,所以有了跟踪研究、理论研究之后的整体系统工程研发,中央也给予了帮助。

  张建刚就是目前的主要发展项目负责人。

  原型车不需要上市,跑起来让中央知道这不是诈骗就行了,重点是技术能沉底,能投射到相关产业。

  感兴趣的地方国企并不在少数,涵盖了矿产、电力、工程机械、电子通信等等行业,尤其是国内的几家飞行器设计单位,也一直有代表常驻。

  再加上电机研发本身就很重要,所以整个“新型动力源”替代方案项目,并不是只有张浩南一个人掏了钱,全国所有工程车辆设计方、生产方,只要有点想法的,都多少是有钱出钱原则。

  原先“张南科研基金会”的子项目,张建刚年底的工作,就是明年一季度完成专项基金重组,业务量非常大,以至于这次PEC也来不及做技术沟通,只是保留了一点交流渠道。

  但总体而言,五大常任理事国在这方面都有想法,谁也不会嫌弃自己手里的武器太多。

  能多一件是一件。

  只不过跟欧美比起来,国内民间有这个闲钱的资本集团虽然也不少,但愿意掏钱的,目前只有张浩南一家,还是以“校企结合”为形式存在的。

  其实科技部跟几个高校还有中科院钱袋子商量过,也做了点讨论研究,但是很可惜,类似“幻想”公司只愿意承担实体工程的承接,科研投入上是完全不愿意提高比重。

  简而言之,就是不打算配合科技部的动作,也不响应相关部委的政策。

  实在是现在根本看不到什么前景,正常公司不做投入也很合理,说到底,连传统动力都没玩明白呢,玩什么替代动力方案?

  再有就是类似“幻想”公司从一开始的功能定位就是搞钱,本身就没有在科研投入上委以重任,所以现在拒绝,哪怕是闹到政务院,也是理直气壮的。

  张建刚因为“拜把子”事件,如今就是一条路走到黑,跟张浩南算是绑定了的,万幸,张浩南的商业成功,顺利推动了他现在手上的鸡肋项目。

  之前大国企老总之所以跟张建刚相谈甚欢,完全就是因为张浩南。

  没人会怀疑张老板的眼光,他既然把张司长弄来的公司EV1拆了研究,那就说明是有搞头的。

  不用怀疑。

  怀疑“财神爷”,那只能说明……自己是个穷逼。

  “对了,是‘国流办’哪个单位找事儿?”

  “经济局。”

  “行了,我这下有数了,多谢老哥。”

  其实论行政级别的话,张浩南啥也不是,但要说政治地位,他去濠镜澳玩两把,是可以申请“四级警卫”的,当然,现在只能是特事特办,正经上级别,还得是整个工商联的交椅坐一坐。

  奈何张老板毫无兴趣,搞得不少人也是挺无语的。

  不过自己有“龙盾安保”,也用不上就是了。

  下午先跟刘援朝还有花修文吃饭,期间有个中年人看他非常不爽,喝了一杯之后才知道,这人是刘援朝的堂哥,是政研室的老资格。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