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警方又将目标给弄丢了,他就只能旁敲侧击地提供一些线索。
至于能提供出什么程度的线索,这就得看他找的理由够不够充分合理了。
……
林森在打开董泽发过来的位置信息的那一瞬间,由衷地感慨了一声:这速度,还是人吗?
好在这个距离并不是很远,而至于具体的路程有多少,因为山林里的路根本无法丈量,自然也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虽然山林中荆棘遍布、坎坷难行,但想想电影中特种兵潇洒地穿梭于丛林中的身影,速度快点也不是完全无法接受。
现在也没有时间给让他感慨,听到声音的邹局已经开口问道:“位置发过来了?”
林森点头道:“是的,邹局。这个位置已经是和平镇辖区了,与我们这里的直线距离为六公里。如果开车过去的话,得走二十来公里的路。”
“跑得还真够快的。”邹局配合着地图看了一眼,皱着眉头道,“这估计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
其他人也都看向了地图。
秋山县虽然属于山区小县,但道路的修建还算不错,每个村都是通了公路的。
案发地点周边,公路还是蛮多的。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便是杨柳镇通往秋山县的县际公路,而它的另一端,则是与国道相连,可以直接离开汉昌市。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嫌疑人若要选择乘车远离现场,肯定会就近走出山林,登车离开。哪怕是为了迷惑目标,最多也就是稍稍绕出几百米,找个稍微隐蔽的地方回到公路上。
这样的好处是能在最短的时间远离现场,以免被反应过来的警察画出封堵圈给围堵在里面。
可根据董泽发过来的位置,嫌疑人根本不是绕了一点点路那么简单。
他绕到了距离案发现场六七公里外的另一条公路上,那是一条完全与杨柳镇没有任何关系的公路。
在邹局看来,这就是制造出了一个时空不同步的假象。
一个案子的侦破,必须做到逻辑自洽,时空关系分析尤为重要,不管是判定是否有作案时间、还是判定是否可能出现在案发地点,都可归属到时空关系分析中。
就连警方在案发后设卡拦截,也没有将这条公路计划进去——除了因为它距离案发现场远,更重要的是这条路不具备离开秋山县的条件。
它就单纯只是一条从和平镇到秋山县的乡镇道路。
走上这条路的车,唯一的离开途径,就是进入秋山县。
冯支队看出了这些,神色严肃地说道:“邹局,我感觉这人没打算逃离秋山县。”
邹局微微颔首,道:“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一情况明显不太合乎常理。
一名持枪歹徒伤了人,竟然还不尽快远走高飞,还跑回到警力更为密集的县城去,这不仅仅说明他对自己的安排很自信,同时也说明还有支撑他不离开秋山县的理由。
“苟所长,伤者身份核实清楚了吗?”邹局长突然问道。
苟所长立刻道:“初步结果出来了,伤者大概率是当地的村民,名字叫于先勇,现在我们正安排人带村干部去医院当面辨认。”
“当地村民?”邹局长有些疑惑,“你立刻了解一下,他平日里的人际关系如何。”
“好!我这就去办。”苟所长立刻走到一旁打起了电话。
“老冯,这案子,你觉得凶手作案动机是什么?”邹局长问道。
冯支队慎重地说道:“现在还不好说,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还很有限。如果伤者真的是一个当地的村民,我反而觉得情况更复杂了。一个普通村民,怎么可能招惹到这种持枪的仇人?至于说为情或者为利,可能性同样不大。”
“要揭开谜底,要么等伤者醒来,要么就只能等凶手落网了。”邹局长说道。
程局长信心满满地说道:“那条路只能进入秋山县,他逃无可逃。”
计划赶不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