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如一盏指明灯(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如一盏指明灯(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陈归安排人将马车送走,然后在一旁伸手引路:“客栈、酒楼都安排好了,老爷,这金陵可比泉州城大太多了,这里还不算是最繁华的,秦淮河两岸,那也是人流如织,还有三山门、珠宝廊、羊市街等地,人头攒动,擦肩接踵……”

  陈言璇瞪了一眼陈归:“怎么,你儿子进了府学之后,你就拽起词来了,文绉绉的,别忘了你是商人,不是书生。”

  陈归咧嘴:“若不是老爷帮衬给那小子找先生,他哪能去府学,说到底,一切都是老爷给的。”

  陈言璇含笑而行,问道:“大部分商人都来了吧?”

  陈归点头:“收到定远侯请帖的,差不多都到了,包括徽商胡大山、黄功浦,金陵商人何四方、周邱,杭商胡苕华、张绍熙,苏商陆三源、闽商唐大邦,粤商刘守足、李福生……”

  陈言璇听着这些名字,凝重地点了点头。

  这些人在商人里面的名气可都不小,家产也相当丰厚,多数都是吃了航海的利。

  “打探出来没有,定远侯这次邀我们而来的目的是?”

  陈言璇问道。

  陈归摇头:“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能说出缘由,就连胡大山,露面几次也没说一句,只推说不知,不清楚是真不知情还是被封了口。”

  陈言璇摇了摇头:“那就等定远侯亲自说吧。”

  登上酒楼,还没落座,唐大邦与黄如玉便招呼道:“陈东家。”

  陈言璇笑着上前寒暄,干脆坐在一桌。

  唐大邦啧啧两声:“想想几年前,汀溪窑场可是都关闭了,谁能想到,在陈东家一把火之下,竟成为了泉州最大的陶瓷窑场,仅仅是做工之人,便超出了一千,了不得啊。”

  黄如玉也有些羡慕。

  这个家伙是个有胆魄的,当时一个穷酸落魄的,竟有胆量去讨要塔子楼,结果顾正臣还真给了他,乘着开海之风,这家伙的生意越来越好,酒楼在泉州府首屈一指,窑场干得火热……

  据说他手底下还有七家酒楼,分布在泉州、福州、广州,就这些生意,足够他收到请帖了。

  陈言璇笑呵呵的,恭维回去几句,笑道:“后日便是四月一日了。”

  唐大邦、黄如玉点头。

  黄如玉喝了一杯酒,眉头一锁:“也不知这一次定远侯召集咱们来是为了什么,那请帖上什么也没说,倒是让人忐忑了。”

  唐大邦苦涩不已:“是啊,猜测了一个多月了,早点赶到了这金陵,本想问问何事,可也没人知情。”

  陈言璇品了下酒水,随后一饮而尽:“定远侯不会轻易邀请如此多商人集聚金陵,一定是有了不得的事。说不得是海外的事,要不然,也不会在大航海归来之后召集我们了。”

  黄如玉眼神一亮:“你们说,会不会要将土豆、番薯的买卖交给咱们去做,我可是听说了,土豆种了一千多亩,番薯也有三百多亩,等这东西挖出来,那可是一笔大买卖……”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