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着那般忠心的死士,必然是传承上百年的世家!难道是别的蒲家余孽?
又或者,朱允炆……”
“嘶……”
想到朱允炆,郭安忍不住冷吸一口气,缓缓坐起。
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得罪了这么多人?
尤其是那朱允炆,只要不傻,整个北平燕王府一众官员之后,只有他一人封侯,还赏赐那么多?便能想出一些什么来。
唉!
哪怕是一直在小心翼翼的苟着,但他如今已经成了时候,如何还能苟着得住啊?
郭安喊道:“郭昂!”
“老爷!”
管家郭昂连忙跑了进来。
郭安道:“准备笔墨纸砚,我要上奏!”
郭昂一愣,随即连忙满脸喜色道。
“是,老爷!”
一刻钟之后。
一则篇幅较长的奏章,便出现在郭安笔下。
等到墨水晾干,郭安便派徐勇,带着两个燕山卫,将奏章送入宫内。
……
奉天殿内。
“郭卿亲笔所写的奏章?”
听到徐勇来意,朱棣不由一脸疑惑,“郭卿为何不亲自前来?”
徐勇神色怪异,“回禀陛下,这几日京师有些混乱,侯爷觉得他一出府,便会引起很多人的注目,还是留在府上为好!”
“……”
朱棣愣了一下,“哼,他可不是怕了,而是懒散!”
徐勇讪笑不语。
朱棣黑着脸,无奈道:“行了,将奏章呈上来!”
“是,陛下!”
徐勇连忙将奏章,递给亦失哈。
随即,亦失哈再次将奏章,呈给朱棣。
朱棣便是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微臣定海侯郭安,奏禀陛下。
微臣在府内,将微臣所得罪之人,皆捋了一下,第一顺位,假钞背后之贼子……
第二顺位,蒲家余孽……第三顺位,江宁那被抄家了的张家余孽……第四,则是寿春郡王朱允炆……”
“朱允炆?”
看到此处,朱棣眉头直接皱起。
不过,只是微微皱了一下,便缓缓摇头。
朱允炆那小子那般软弱,如何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而且,也未有人向他禀报!
朱棣继续往下看。
“既然锦衣卫怀疑吏部尚书,微臣便派海贸商会管事沈庄,前去云南探查。
另,微臣决定趁此计划,扩大船行规模。凡是水域四通发达之地,皆可有船行所在。
每一处,我商会只需掌六成份子,其余份子,用来笼络当地士绅富商,由他们组建船行,并管理船行……”
“另,经此一事,微臣深受寺庙与舆论之害。
微臣请奏陛下,创办报邸,广发报纸,让天下各大百姓,可通过报纸,知陛下之意,知所有事情真相,以免受那些贼人欺骗,从而被舆论裹挟,欺压良善之人。
……
陛下恕罪,微臣还查到一则触目惊心之事……寺庙已成为大明毒瘤。
不知陛下可知,仅仅京师周围十多座寺庙,便拥有产田近十万亩,僧侣上千人。
这些僧侣不缴赋税,不服徭役,却是占据着那般多的良田。
而那些无田贫农,不仅要缴赋税,还要服徭役,但却没有田产,还得给那些寺庙种田,何其不公?何其不让人忿怒?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