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侃侃而谈,直接点出了问题。
朱厚照点头,再问道;“那你以为当要如何处置?”
当时定下此策的时候,不是没有想到后续会反响这么狠,但是这几天反响朝出了预判,朱厚照自然办法解决这麻烦,对于一个拥有九世人生经历的他来说,什么麻烦?不存在的,历朝历代,甚至是现代社会主义的经验,西方资本主义的经验,够不够?够不够?
恼火,那也只是因为这次反对让他觉得自己太过放纵了朝臣,朝臣开了染坊,开始卖布啦,仅此而已。
“上行下效。”杨慎平静的说了四个字。
朱厚照眼睛一亮,这不就是垂范吗?百姓不是不愿意迁徒吗?
那就垂范,朝廷大臣够不够?不够啊,那就王孙贵胄,够不够?
着啊!
皇家贵胄都主动求去,百姓看在眼里,自然会有人响应,一传十、十传百,迁徒就再也不是难题,杨慎果然大才,而且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看他嘴角含笑的对着朱厚照道;“陛下必是早已胸有成竹,陛下英明。”
朱厚照嘴角抽搐,你倒是个马屁精,以前怎么没有看出来。
刘瑾都替他赶到脸红,这个马屁拍的好生硬啊,可是怎么感觉挺不错呢,没见皇上都暗自欢喜。
朱厚照确实开心,这就聪明人的好处,严嵩为什么得以权倾朝野,因为他够聪明,思皇帝所思,说皇帝想说却不能说的。
皇帝想要皇家贵胄去北方苦寒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刻薄恩寡,所以这话他不能说。
杨慎不怕,他是外臣,又年轻,少年人说话,就算错了,也是少不更事,最多就是被人说个不稳重,日后为官艰难点,可不是有朱厚照,只怕日后是青云直上吧。
不过此话,要是穿出去,杨慎在皇亲贵胄的圈子里,怕是要被骂死了,你小子竟敢离间天家,是何居心?
朱厚照自然不会让这等事情发生,看了刘瑾一眼,刘瑾就明白了,稍后出去,就阴狠的警告一番,谁要是敢私下传出去,哼哼~!
宫人们各个静若寒蝉,闭起了嘴巴,想想那些被处置的宫女太监吧,死的那叫一个惨啊,少说话多做事。
晚些时候,杨慎告退,朱厚照心情大好,杨廷和那边的人手,不能动,否则就引人遐思,刘大夏和焦芳那边的人同样不能动,他们一动,那就说明这就是朕的意思,清流呢?
这个可以有,他们两边不靠,我行我素,刘子章让他们最近声威大涨,这不弹劾的奏疏,他们要占了一大半,就你们啦,没跑啦。
严嵩最近很郁闷,本以为对付的那个大人物是个狠角色,没想到是个脓包,斧头蛇尾,好吧,他该干嘛干嘛。
可是朱厚照没有忘记他,这货就是个清流内奸啊,搅合是一把好手,而且手段不差,忽悠人,能把人忽悠瘸了。
于是牟斌身边的暗卫,再次找到他。
严嵩郁闷了,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臣这个“奸细”您用的倒是顺手啊,可是臣.....臣真的不愿意啊。
他心中泪流满面,面上却一副毕恭毕敬,态度不错。
“陛下密旨。”
严嵩跪下双手准备接旨。
那侍卫暗笑道。
“陛下口谕,”
严嵩尴尬的垂下双手,一副恭敬聆听的态度。
随后侍卫简单的留下四个字。
“上行下效。”
严嵩开始不明所以,后来一琢磨就懂了,他也是聪明人,其人之才不再杨慎之下,甚至还要高,只是声名狼藉。
“微臣遵旨。”
一丝不苟的态度,被侍卫看在眼里,回去后禀报给了牟斌,传到了朱厚照的耳朵里,他满意的点头,严嵩当然是没有机会再权倾朝野了,不过左右朝局,当个听话的弄臣,还是可以得,生杀予夺,全在朱厚照一念之间。
严嵩开始坚决执行了,他思索了一番前因后果,加上陛下给出的旨意和外界消息,一个算不得高明却又能让皇上满意的计策就崩出来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