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孟老师会产生怀疑要知道这个文学奖是根据老先生旳遗愿将25万元的稿费拿出来才设立这个文学奖。
而现在一下子多出了二百万美金孟老师当然是难以置信。
高文学见状笑道:“孟老师这笔钱有王大哥和我在国外出书的稿费不过大头儿还是青山把自己的稿费也贴补进来。”
路作家点点头:“这钱都是稿费收入也算是没有违背老先生当年的遗愿。”
孟老师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终于回过神来要知道现在是九零年啊。
虽然万元户这个名词已经渐渐隐退但是普通家庭也很少有人能拿出一万块存款。
更何况这是二百万美金千万华夏币就算不用来投资而是放在银行吃利息每年都有几十万的收入。
这会儿银行的储蓄利息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也比后世高出不少呢。
这笔钱孟老师这样一个办事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主的。
斟酌一下他还是决定给评委们打电话比较好这笔钱数额太吓人啦。
这一届的评委有十六位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作家有几位就是作协的。孟老师就打了几个电话。
撂下电话之后孟老师这才想起来一件事他望望最年轻的刘青山目光透着古怪:刚才好像听说这位年轻作家拿的是大头儿?
高文学也瞧出来了于是笑道:“青山在国外用的笔名叫做芒廷。”
哦,孟老师这才恍然大悟,他也是行内人,当然听过这个名字听说书籍在欧美那边都十分畅销难怪这么大的手笔。
喝了一杯茶的工夫,就有三位年纪在六七十岁的老作家进门。
对路作家他们来说这几位算是前辈,连忙起身问候。
为首的是刘作家白羽,作品多次入选初高中教材,他这一届也有作品入选。
大家先握手见礼,落座之后办公室里面的椅子不够用所以刘青山和高文学他们三个年轻的就只能站着。
“这怎么能行,大功臣怎么能罚站?”刘作家已经七十多了,说话还是很风趣,叫人从隔壁办公室,又搬来几把椅子。
这回都坐下了刘作家问明情况,也是一脸的老怀大慰:
“以后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喽更难得的是几位还有如此拳拳之心,实在可敬。”
“我代表评委会以及作家团体,向三位致谢。”
老先生站起来向着刘青山三人,深深鞠躬。
“使不得使不得啊。”刘青山他们连忙起身,高文学和路作家一左一右扶住老先生。
刘作家哈哈大笑:“应该的这样一来咱们这个文学奖的影响力肯定又能提升不少。”
说完拍拍高文学和路作家的肩膀:“这是你们两位好像亏喽拿出来二百万美金领不回去喽。”
众人一起大笑,刘作家又继续说道:“不过也有一个法子你们俩多多努力争取多拿几次文学奖多少也能回点本儿。”
哈哈哈,大家乐得更欢了老先生并不是单纯的幽默话里更蕴含着对后辈的鼓励。
随后刘作家的目光又落到刘青山身上心里颇有些犯难不知道该如何奖励这一位呢?
人家那些作品都是在国外发表在国内还真不好评奖。
而且就算评奖的话人家肯定也会参与国际性的奖项。
至于奖金那就更算了吧国内这点奖金人家还真瞧不上。
思量一阵老先生眼睛一亮于是乐呵呵地对刘青山说道:
“青山啊回头你写一份申请咱们作家协会虽然小门小户的,但是加入之后,终归是有组织的人啦。”
加入作协什么的刘青山还真没这个想法。
不过既然是老先生的好意他也不好推辞反正就挂个名呗于是笑着点头答应。
随后的话题自然就开始聊文学创作刘青山也不说话在那洗耳恭听。
刘作家问问路作家和高文学的新作然后又聊起了去年路作家的那本世界入选诺奖文学奖只可惜最终没能获奖。
老先生也不免有些唏嘘说这是华夏文坛距离诺奖最近的一次实在可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