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你好,1983> 第九百零八章 无价之宝(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百零八章 无价之宝(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是元白先生的字。”在场的行家一瞧这五个清瘦古拙旳大字就知道是谁的手笔。

  有人就表示奇怪:“老先生有眼疾这两年不是都封笔了吗?”

  “瞎说!”那二爷正好在旁边回了一句:“刚才我们聊天的时候老哥哥还说我脸上长老人斑了他脸上老人斑比我还多呢真是老鸹落到猪身上。”

  别人也不敢搭茬啊人家老哥俩能这么说别人只能听着。

  不过大伙也听明白了:看来元白先生的眼疾好了那是不是找机会上门求一幅字?

  打这个心思的人还真不少因为老先生有个特点:从来不收润笔。

  “老爷爷的眼睛啊是我治好的。”小六子也在这边于是就十分自豪地宣布。

  大伙都哈哈一笑谁信你个小鬼头的话?

  接下来不管懂行不懂行的自然要去博物馆里面转一圈。

  也有比较忙的打算告辞。

  老帽儿嘴里大声吆喝一句:“大伙都不许走中午在影视城那边的食堂有招待。”

  一听这话基本都不走了影视城的食堂如今在首都的名声一点不比那些大饭庄子差。

  “有啥好吃的?”旁边有人起哄。

  老帽儿哈哈大笑:“盒饭管够。”

  大家陆陆续续进到博物馆里面人群立刻就分散开去你去瓷器馆他去青铜馆的。

  几百人撒进去立刻变得稀疏许多。

  刘青山则陪着一大帮专业和半专业人士进行参观这倒不是他厚此薄彼主要分场合。

  他们这个团队的人也最多那些不懂行的当然要跟着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

  就连王福军也带着几名岛国的商人混在里面。

  最先去的当然是瓷器馆china当然不是白叫的。

  青山博物馆同样是按照年代来对展品进行分类。

  在展台外面罩着透明的特制玻璃罩里面摆放着一件件瓷器。

  柔和的灯光照下来这些精致的瓷器静静地陈列其中仿佛在讲述一段古老的历史。

  华夏灿烂的古代文明就蕴含在其中。

  “难得啊宋代的汝窑精品天青釉就连我们博物馆也只有寥寥几件。”

  金胖子是自来熟干脆就充当讲解员的角色:

  “现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汝窑器具有记录的一共六十五件估计真实的存世量不足百件难得实在难得。”

  要不怎么是专家呢听他这么一说大家才豁然开朗。

  看着里面“釉色如同雨过天青”的小笔洗不过巴掌大小却原来如此稀少。

  不过没有人去询问价值如今古董热还没有兴起大家在意的是文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外在的经济价值。

  继续往前走人群之中发出几声低低的惊呼却是和元白先生来的几位专家。

  他们之所以失声是因为在展台里面看到两个硕大的青花罐子而这个区域标注的朝代是元朝。

  “元青花还是大罐不会吧?”一名专家的脸都快贴到玻璃上。

  旁边站立的安保人员向前跨出一步刚要阻止却见随行的刘青山摆摆手保安这才没有采取行动。

  元青花国内也是这几年才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元代有青花瓷。

  “这一对儿人物青花大罐也算是弥补了咱们国内收藏的空白啊。”李研究员在这里也跟着忙活一个月所以知道底细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讶。

  反过来还取笑同伴:“老刘啊淡定一定要淡定这两个大罐我还上过手呢。”

  他却忘了自己刚看到青花大罐的时候比人家还失态呢。

  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品无疑而且真要是展出赝品的话那名声就臭了一般的博物馆都不会这么干。

  故宫博物院也收藏几件元青花也有大罐其中以龙云纹罐最为珍贵。

  不过像这种人物青花大罐还真没有所以李研究员才说是弥补了收藏界的空白。

  “又不是你的得意个什么劲儿。”刚才那位刘研究员嘴里嘟囔一声却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对于鉴定专家来说光看怎么过瘾要是能上手就好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