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第364章.互相偷家呗!(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64章.互相偷家呗!(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现在亚洲大部分的文艺片都有中影的投资,摆脱了三大的控制,他们太需要亚洲电影人重新加入进去来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就像现在的戛纳,只有欧洲那些国家在玩,影响力下降的不是一点半点。

  三大现在的局面比我们要危险的多,戛纳这几年的电影交易市场萎靡的很快,大量的亚洲电影都不去交易、参赛,戛纳在亚洲的影响力快要下降到冰点了。

  打造精英品牌,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电影和导演去捧场。

  欧洲三大电影节北美导演懒得去,亚洲导演全部被亚洲国际电影节吸引,只剩下欧洲那些国家的电影人自娱自乐,很快就会变得毫无影响力。”

  听陈时平说起这個,施南笙就很佩服他。

  当初真的是有眼光啊,也有魄力,硬是把亚洲电影节办的轰轰烈烈。

  硬是靠着各种扶持推广砸钱,把亚洲大部分导演吸引过来。

  亚洲导演去欧洲三大要捧臭脚,但是来中国参加电影节竞争小不说,得到的待遇也截然不同。

  不仅仅是尊重,还有各种扶持砸个不停。

  头两届的亚洲电影节还没那么牛,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获奖电影,入围电影,中影是真的舍得花钱宣传啊。

  就连交易市场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国际片商看中,中影就自己掏钱买,反正不会那些电影人空手而归。

  中影买过来,再帮忙发行,出碟片,填充电影频道的片库。

  总之不会亏钱,就算有些影片亏钱,那也无所谓。

  亚洲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打出去了,亚洲电影市场的话语权握在手里了。

  不然怎么会撅了欧洲三大的根呢。

  欧洲三大电影节玩的是精英文化,电影节的电影基金针对的都是个别优秀的导演,扶持他们树立典型。

  没有竞争对手之前,这样的资源集中树立典型的方法很好,但是有了竞争对手就不一样了。

  戛纳再牛逼,你不给我投资拍电影也没用啊。

  有利益的时候大家捧伱,没利益的时候,谁认识你啊!

  全世界,拍电影比较牛的,除了欧美就是亚洲,失去亚洲市场,北美又不怎么搭理欧洲三大,那可不就剩下欧洲那些国家玩了。

  国际类都快变成地域性国际电影节了。

  这他娘的不成了欧洲国际电影了?

  欧洲三大现在就感觉是陈时平一通乱拳打下来,把他们拉到同一水平线了。

  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节奏。

  施南笙此时琢磨过来,看着陈时平说道:

  “你的目标是那些文艺院线?不过像法国这种地方的电影全是政府掌控的,插不上手。”

  陈时平点点头说道:“法国不合作,就找德国意大利嘛,三大之间的竞争更激烈。

  谁得到亚洲市场的助力,谁就能重新定义欧洲龙头,你们香江不是经常拍这种电影?”

  施南笙:“.”你是怎么把古惑仔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

  不过鄙夷的还是很形象的,三个堂口都想当龙头嘛,现在大家实力差不多,谁有外援谁就牛逼嘛。

  亚洲电影市场忽然成宝贝疙瘩了。

  不对,是龙头拐杖了。

  大家都想争一争啊。

  徐客忍不住说道:“欧洲那边不少电影基金都在扶持内地的文艺片导演,他们不会那么轻易合作的吧?”

  “他们才几个钱,穷的要死,能投资几个人。”

  “.”

  财大气粗是不一样啊!

  三大电影节的财务状况和中影比起来差太多了,一个个标榜文艺,商业化运作很少,关键是那边的成本也高。

  赚的钱还不够花的多呢。

  施南笙思考了一会差不多理清思绪了。

  别说,这还真有可能啊!

  陈时平这个脑瓜子适合搞政治啊。

  其实陈时平只是把未来会出现的事情说出来而已。

  欧洲三大在未来几年全都会主动拥抱中国市场。

  戛纳会和国内全方面合作,还弄了戛纳之夜来提高自己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品牌。

  威尼斯为了避免财政赤字,扩大影响力拉到投资,频繁邀请国内电影人去参赛,还多次举办华语电影推介会。

  柏林也同样如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